后面的,温华已经听不到了。
温华把方晚放下来,牵着她往路上走,这上面的路就只是铺了一层石头,杂草从车轮与脚步经常碾过的旁边冒出来。
温华小心翼翼地牵着方晚,突然想着,这大概就是环境吧。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限制住他们的眼界,他们的所有都在这短暂有限的空间内形成固定,周而复始继续传递给下一代。
温华又看向方晚,她扎着漂亮的小辫子,是他扎的,高翘高翘的,一头乌黑细软的长发,随着动作一甩一甩的。
漂亮的小脸蛋早已经是与众不同的白净靓丽,明明都是一对眉毛一双眼睛一个鼻子,偏偏她的生的那么标准那么好看。
温华给她检查作业的时候,会在薄薄的白色作业本内看见一张小纸条,上面用铅笔写了像虫在爬的告白。
其实人在很小就已经萌发的感情,只是朦胧,对于美丽的事物总是不自觉地被吸引住所有的目光,进而诞生出“喜爱”。
温华只觉得厌恶,这可是他给她新买的作业本呢,居然被夹进了这么低劣的告白。
他把那张小纸条撕得粉碎,可是再怎么撕碎,它们也仍然是一堆令人作呕的垃圾,堆在那里,白花花的无比显眼。
于是温华又拿来打火机把它点燃,看着小簇火焰燃起,顷刻间将那团纸屑烧成灰烬,然后再轻轻对着窗户外一吹,它们就什么都不是了。
他的晚晚还得飞,还得成长,她不能被任何肮脏的东西困在原地。
她会翱翔于天际,天空才是她的舞台。
————————————————————
越构思那本小说,越往细里构思就越艰难。
比如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女主是以“文治”为主还是“武功”为主,因为她想当千古名(明)君,当然我知道文治武功要并行,但是总有一个侧重点。
这牵扯到当时的百姓看法以及后世的百姓看法。
当时跟后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
文治意味着当时的百姓是吃的上饭的,武动意味着是让后世子孙百姓吃得上饭。
这么一看,好像武功要好,但这又引申出另外的问题。
第一:女主以女性继位本身就有很大的隐患,当时的社会阶级尤其是贵族阶级,尤其是手里有皇子血脉的贵族家庭对她是不满的。
她在想当皇帝的时候是很纠结的,为什么?
【小人物怕政权,大人物怕历史。】
她不能篡位,一旦篡位史书一定会记下来,后世就一定会陷入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