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被这一句“项目第一执行方”轻轻推开了缝隙。
陈露阳说的没有错。
这些年,他们和大厂的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进车间、上流水线、看项目、挂实训,流程都有,规章制度也全。
但说到底,学生干的是什么活儿,他们心里都清楚……
打下手、跟着跑、偶尔上个台面。
真正立项时写进总结、能挂成果的,几乎没有他们的份儿。
可陈露阳的项目,虽然小,也不够“牌面”,
但人家从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地拿来交底,明确要在他们这里完成主试制。
图纸是他们学校对接、流程是他们主导、成果是他们挂名。
说句不好听的:
在大厂里,他们的学生是边角料。
但到了修理厂这儿,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核心战力。
眼见会议室的几个人被说动,
陈露阳看准这个时机,忽然补了一句。
“当然,也得把丑话说在前头。”
“质量问题不能糊弄!”
“材料我出,工艺我给,工艺标准我们这边校好。但出了问题,不存在我们厂兜着这一说。”
“材料一旦出了修理厂的大门,就是交给你们学校管理了;工序一旦开了车刀,那就是你们学校的产线。”
“谁生产,谁负责,不能含糊。”
“这不是推责任,是为了保护我们双方的合作。”
“学生要上真场,学校就要用真要求;我们出真图纸,也必须拿真成果。”
这句话一出,何大华猛地抬了抬眉,看着陈露阳的眼神彻底不对了。
好家伙……
之前他还暗叹这孩子太实诚,死心眼,
结果这一通话听下来,他心里竟隐隐有点服气。
怪不得是省机械厂出来的,举手都有王轻舟的架势了。
而鲁永强看着陈露阳的眼神就更加满意了。
怪不得是陈拓选中的女婿,骨头真够硬的!
当着这么多大厂长大校长的面,非但没有任何怯场,反而还敢当面谈条件立架!
气氛就这么定住了几秒。
梁仲维咳了一声,带了点调和味:
“我倒觉得,这种模式也不是不能走。”
“现在各厂都人手紧张,任务重得很,现场带徒弟的精力真有限。技校真要能拿下完整流程、把样件试出来,那比挂在厂里蹲半年更实际。”
这话一出,屋子里顿时静了一拍。
梁仲维的身份摆在那儿——市经委副主任,还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