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次不一样。”
“这次的专题宣传,是要把你作为‘全校改革典型’来做重点宣传的。”
连英华有些谨慎开口,似乎在想着一些措辞。
陈露阳有些困惑的看着连英华。
这宣传采访的事儿以前也不是没干过,老师好好的跟自己说这些干什么?
“那个……到时候啊,着装方面注意一下。”
连英华有些小幅度地在胸前比划比划,有些欲言又止的看着陈露阳。
歘一下!
陈露阳老脸通红!
那条鲜红的红领巾……!
“老师您放心,这次我一定好好注意个人形象!”
……
有了学校的弹性修读函,陈露阳算是有了尚方宝剑。
连英华那一纸批文,不光解了他朝九晚五两头跑的燃眉之急,更意味着学校正式承认了他“学生+负责人”的双重身份。
拿到函件,陈露阳第一时间跟系里老师、班主任打了招呼,要赶回修理厂处理项目原材料的问题。
老师们也乐得放人。
一个学生能折腾出这么大个项目,还能带着学校、院系一起露脸,哪怕多跑点课,咱也得成全不是?
办妥了手续,陈露阳连晚饭都没吃,直接坐车奔回了修理厂。
上一次焦龙跟自己提到的锰钢板和几块大件钢料还搁那儿呢,
眼看着年底了,各行各业都要清点清库存。
如果去晚了,材料被调走、报废或者回炉重炼,那可就亏大了。
好在锰钢板这茬算顺利。
废料厂的人很好说话,见陈露阳拿着公章和修理厂的红头报告过来,双方走完手续,就叫了车,将锰钢板运回了修理厂。
只是那几块大件钢料就不容易了。
……
“焦龙,你那哥们儿是干啥的啊?”
胡同口里,陈露阳和焦龙俩人冻得嗦嗦,并肩骑着自行车,一路骑向西南。
寒风凛冽中,陈露阳带着解放帽,胸口挂着顺撇手套,脸上裹着一股子寒气。
焦龙脖子上围了厚厚两层围巾,边骑车边抽着鼻子:
“我那哥们儿机加工厂干设备装配。之前我来这边掏料,中午在小饭馆跟他拼桌,正好搭上话,就这么认识起来了”
“一开始他嘴贼严,跟我说啥都打太极,后来我请他搓了几顿才开始交心。”
焦龙道:“他说,他们要清库存,找熟人‘处理’几块以前积压的大件钢料。”
“找熟人处理?”陈露阳皱眉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