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底层的数据是一丁点都不透。
好听的话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但是没一句是有营养的。
放心了……
彻底放心了。
陈露阳眼神轻快地扫过桌上的月报,阳光打在他脸上,内心的小阴暗彻底无影无踪。
……
周五下午
陈露阳背着书包,坐上了去北郊机电技校的307路公共汽车。
一路颠簸,好不容易到了地方,他又走了一大段土路才找到校门口。
嘿……你还真别说。
这技校的校区不小,车间也整洁,看着有模有样的。
凭借张殿才的介绍信,以及5颗烟。
陈露阳成功打动了门卫大爷的芳心,把他放进了校园里。
张殿才介绍的“赵老师”,是技校的教务处主任。
听到陈露阳的来意,赵老师为难道:
“你说的这个通用零件制造,听着是个好事。”
“但我们这边刚刚跟航仪厂签了校企合作协议,这一整个月的实训时间都排满了。”
“学生三班轮训,老师、设备、材料都压着走。”
“您要插进来,我们这边的课时都得重新安排。”
“再说了,我们是教书育人的单位,不是社会加工点……真帮了你们北大,回头别的单位也来找,咱这教育任务还咋保?”
……
明白!
陈露阳也当过车间主任,也承接过生产任务。
“三班轮训”的强度,确实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做别的工作了。
委婉的表达完感谢之后,
陈露阳没多说什么,拎起包就离开了北郊机电技校,赶去了丰南技工学校。
说起来,这地方他不陌生。
这条路是他回修理产厂的必经之路。
以前每次从这条路经过的时候,他都觉得这地方破破旧旧,也没太留神。
如今再看,却觉得透着一股“实在”。
进了院子,就是一栋老红砖楼,旁边是低矮的车间厂房,冒着些焊烟味儿和铁屑气,耳边不时传来“咔啦”“吱呀”的机器声。
同样跟收发室大爷说明来意之后,一个学生跑出来,领着他来到了三楼教务办公室。
“何老师现在下车间带课,您稍等一下。”学生说完就跑了。
等了差不多有40多分钟,
终于,一个满脸油渍、衣服袖口磨白的中年老师从走廊拐角钻了进来。
“你要找我们做零件??”
何正华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