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作三大要素,建议直报处长办公会并列入‘成果推广类’储备目录。”
……
随着科技处副处长的审批意见下达,陈露阳的项目申请被顺利送进了处长办公会,进入校级科研立项的正式程序。
没过几天,一份盖着红头章的《立项批复表》便被送到了经济系办公室。
当陈露阳接到消息,冲到经济系办公室的时候,连英华正在和几个老师高兴的唠嗑。
一瞧见陈露阳,连英华两个大扫帚似的粗黑眉毛“歘”一下就展开了。
“哟,小陈来了!”
连英华笑着招呼他,“你那份项目,科研处批下来了。”
“真的?!老师,真批了?!”
陈露阳的声音透着不敢置信。
这还是他第一次向学校提出项目申请,
“批了!”
连英华豪迈开口,从桌子上拿出一份红头文件递给陈露阳。
“不但批了。”
“科研处还把你这项目列为‘校级青年科技项目’,推荐进‘成果推广类’储备目录,说是打算年底当学校典型,统一报送给市教委那边。”
……卧槽。
陈露阳嘴张着,愣了几秒才憋出一句:
“我……我这是当上典型了?”
“你要硬说典型吧,也不算错。”连英华笑着调侃一句。
“反正咱们学校里,你这是第一个以学生主导的产学研通用化试点的立项项目。”
“这是学校批给你的经费,一共300元。你点点。”
三百???
陈露阳声音都有点破音了。
“之前不是还说一百块吗?咋还多给了两百??”
“多给你钱,你还不高兴了?”
“高兴!我这是太高兴了。”
陈露阳打开信封看着里面厚厚的一小沓钱,脸都乐开花了。
还是搞项目来钱快啊!
这边一个项目刚批,三百块就到账了。
再加上之前张殿才的课题,他现在已经到手400块钱了。
要是以后项目弄得再大点,拨款肯定更多!
说不定还能往千儿八百上靠!!
可是还没等他高兴呢,连英华一盆冷水就泼了下来。
“校内项目一般都是一次性拨款,算种子基金,用完了就没有了。”
啥玩意儿??
一次性的?!
陈露阳的笑容僵了一下。
他还以为这拨款跟张殿才的课题的一样,是每个月都给呢。
那想到是一锤子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