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眉。
“这么大的事儿,不通知班级,不告诉系里,自己说办就办了?”
“你说他哪怕提前告诉我们一声,让咱们帮着牵线,在学校申个项目多好?”
就算项目申请不下来,系里内部配点经费也能支持支持他。
怎么不比他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强!
“这孩子挺能扛事啊!”会计学老师道。
“是啊!”连英华感慨。
“工厂走出来的学生,能吃苦,能实干,脑子也活,就是不愿意张嘴,不愿意求人。”
“这些都是优点……但太靠自己也不行啊!”
张国真看向连英华:“英华,回头你找他过来坐一坐,告诉他,学校是有资源的,有老师的,不是让他事事一个人扛着。”
“好!”连英华点头。
……
当陶润泽找到陈露阳的时候,
陈露阳刚刚软磨硬泡的从小眼镜那里抱回了三本校刊和上次照片的底片。
这小眼镜也真是的。
桌子上那么多新校刊,就多给自己几本怎么了!
抠抠搜搜的。
不过其实也差不多了。
算上高小琳她们从女生宿舍帮自己拿的,现在他手里已经有七八本校刊了。
不仅足够邮回家,
而且还可以厂长邮一本、工商局邮一本、省医院邮一本,省政府里再邮一本
完美!
就在陈露阳准备往去邮局的时候,陶润泽一把喊住了他。
“小陈,连老师找你呢!”
“找我?知道啥事吗?”陈露阳一愣。
“没说,就让你有空就去办公室一趟,别拖。”
“行。”
陈露阳一边答应着,一边跑回宿舍,拢了拢资料。
正好,他也有事要找连英华他们商量商量!
最近这几天,陈露阳每天都在琢磨申请学校项目的事。
思来想去,他拟了一份汽车配件通用化研究试点的申请,想等着给连英华他们审审,把把关,然后再递交给学校的科研处。
拿着申请书,陈露阳匆匆忙的跑向经济系办公室。
“连老师,您找我?”
陈露阳轻轻敲开办公室的门。
“来。”
连英华抬头,冲他笑笑,招了招手。
“坐这。”
陈露阳放下书包,规规矩矩地坐在办公桌前,
连英华说出的第一句话,却让他有点懵。
“校刊我们看了,我说最近上课看你累的眼睛都睁不开,没想到是偷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