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386章 寝室小课堂

第386章 寝室小课堂(1 / 6)

连老师点头:“你继续说。”

陈露阳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但是人都站起来了,几百双眼睛盯着自己。

就算是不对,也得硬着头皮继续。

“还有塑料凉鞋。”陈露阳道:“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一涨价,大家会转头去买帆布鞋或草鞋。”

“还有罐头。尤其是果脯、鱼罐头这类,涨价就买得少了,跌价则囤货。市场反应对价格非常敏感。”

连老师的表情未置可否,接着问:“那价格弹性小的呢?”

“盐。”陈露阳毫不犹豫回答。“哪怕涨价,大家也得买。”

“还有我们北方冬天取暖烧的蜂窝煤,也要买,不买就要冻死,没得选。”

听着陈露阳的回答,连老师拿起粉笔侧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汉字:

“香烟、罐头、蜂窝煤。”

“好,请坐。”连老师示意陈露阳坐下。

他慢悠悠地放下粉笔,回头扫了一圈教室,目光带着点点穿透力,像是要把每一个学生脸上的表情看进心里。

“经济学不是空对空,而是要明白——人,怎么在资源有限的时候,做选择。”

“什么东西一动价,老百姓就不买了——那叫弹性大;什么东西你就算涨五毛、涨一块,大家咬着牙也得掏钱——那叫弹性小。”

他用指节轻敲黑板:“香烟,是爱好;罐头,是可替代食品;蜂窝煤,是生存刚需。”

课堂里一片安静。

不少的学生忽然像被敲醒了一样,开始飞快在笔记本上记着“香烟=弹性大”“煤炭=弹性小”这些真实的例子。

连老师开口道:“有些道理,萨缪尔森写五页你们也未必看懂,但要是你能站在街口,看一看谁在买糖,谁在挑菜,谁掂着钱包犹豫,你就看懂了。”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弹性呢?”

连老师刚问完,就听教室里有几个声音响起:

“是需求!”

“是替代性!”

连老师肯定道:“对,是需求。”

“如果供给没有弹性,那么产品没有质量。这就引出了我今天最想说的一句话:”

“为什么苏联的拖拉机厂,造出来的都是废铁?”

这话一说,整个教室都哗然了。

提起苏联,连老师满脸激情:“计划经济下,没有价格机制。上头说今年要造一万台拖拉机,底下就真照着造。”

“有没有人买?不重要。”

“谁买?买回去能不能用?更不重要。”

“所以结果就是,车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