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其实不是没有民间资助学生的组织,毕竟读书人是人才,这事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甚至都不用大周,哪怕是前唐时期,便有出钱资助学子上学的事情了。
比如被短视频整的和红豆定下不解之缘的王维先生,就是靠着太平公主的资助进的学。
但是关键是,无论是从前唐到现在的大周,这些资助学生的商户们,乃至于当朝资助的廪生金,都有一个特点。
就是他们极为擅长锦上添花,却不擅长雪中送炭。
只给最好的那十几个寒门学子发钱,而像陈鹏的成绩因为并不理想,根本没人肯来资助他。
都是掏钱,我为什么不去掏给那些声名远播的学子呢。
买花生仁,我为什么不去剥好炒熟的现成花生仁那里买,反而要买带壳的回去自己炒自己剥?
商户们可不会为了仪式感买单,因为他们就是负责营造仪式感的。
而很多寒门学子也是因为看清楚了现实,在学院呆了几年觉得自己学不下去,就干脆转头进了地方各处。
这帮人或是做吏员,或是当讲师,或者是干脆就找个地方当账房了此一生。
所以,这突如其来的一笔钱,让陈鹏心中意动。
有了钱自己就能买一些好纸笔了,也能吃饱一些,有力气进学了……
但长久以来的清贫和自尊让他依然犹豫不决:
“博士所言,学生明白。”
“只是学生担心,骤然得此资助,若不能学业奋进,背负债务事小。
辜负了书院和山长的厚望事大啊!。”
他自认不是个聪明的人,就算努力,估计成绩也就是这样了。
而郑博士看着他眼中的挣扎,理解地点点头。
文人是最懂文人的,这种时候,你劝他没有用。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顽固了,必须出重拳!
他不再言语,而是从案头另一叠文书中,抽出一份展开的名单,推到陈鹏面前。
“陈鹏,你看这个。”
陈鹏闻言低头看去,只见那是一份长长的名单,上面清晰地列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张平、赵涓、孙昌鼎、李茂……
全是书院里和他一样家境贫寒、在学业上苦苦挣扎的同窗!
而每个名字后面,都按着一个鲜红的手印!
陈鹏顿时大惊失色起来。
他们……竟然都已经签了这份“助学贷款”协议!
“他们……”陈鹏的声音有些干涩。
“他们和你一样,家贫,学业也非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