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战国策,淮南子这等经典亦有!
这手笔真是……
而张永春神色平静,语气诚挚:
“山长不必惊诧。
末将家中确有些许产业,薄有积蓄。
能为大周培育英才略尽绵薄之力,是末将的荣幸。
此五百斤醍醐,可滋养贫寒学子身体,亦可由书院酌情变卖,所得皆可注入‘助学贷款’之本金,或用于购买纸墨书籍,惠及更多学子。
而这些书籍,也可增添院内藏书,以启生员之智。
此仅为今年之数,若书院运作良好,学子受益,明年此时,末将当再送一份心意前来。”
说到这里,张永春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带着点不好意思的自嘲笑容:
“当然,若末将家中经营不善,因为那些不懂事的伙计,不幸破产了,那恐怕就……只能食言了,还望山长到时勿怪。”
叶肆捧着这份沉甸甸的礼单,看着眼前这位时而锋芒毕露、时而坦诚自嘲的年轻将军,心中百感交集。
万民书是真的,悲悯之心是真的,这石破天惊的助学理念是真的,这价值连城的资助也是真的!
他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这位先生用他的真诚打动了我
“张虞候……”
叶肆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史诗级过肺后,将礼单郑重地放在书案上,对着张永春,郑重地拱手一礼。
“此等厚赐,此等拳拳之心,老朽代卫州书院上下学子,谢过虞候了!”
这一拜,发自肺腑。
张永春连忙还礼:
“山长折煞末将了。”
倒不是别的,主要是老头一把年纪了拜他他是真过意不去。
而叶肆直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虞候心系天下学子,老朽感佩。”
张永春略一沉吟,带着几分恳请道:
“末将尚有一不情之请,望山长成全。”
老头很开心,摆了摆手。
“请讲。”
张永春有些不好意思。
“末将久闻汴梁太学乃我大周第一学府,心向往之。
此次南下,途经汴京,末将想去太学瞻仰一番,感受这天下文枢的气象。”
说着,他还跟个初哥刚见到女神一样挠了挠头,十分不好意思。
“只是末将一介武夫,恐难入其门。
不知山长可否赐下一封引荐信?
末将只想安静地看看,绝不生事。”
叶肆闻言,朗声一笑。
若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