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角落。
世家的壁垒,终将在这一文钱的冲击下,逐渐松动、瓦解!
……
在魏征一丝不苟的审核下,第一份最终定稿的《贞观民报》创刊号被恭敬地呈送到了太极殿,摆在了李世民的御案之上。
李世民放下朱笔,饶有兴致地拿起这份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报纸。
他仔细翻阅,从刊载自己谕旨并附有通俗解读的头版,到图文并茂报道春耕大典盛况的二版,再到实用易懂的农桑知识三版,最后是彰显文治的士子诗文四版。
排版清晰,标点分明,内容更是兼具权威性与亲和力。
“好!甚好!”李世民越看越是满意,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承乾此事,办得漂亮!魏卿审核之功亦不可没。
如此形制,如此内容,深入浅出,润物无声,实乃宣教之利器!”
他放下报纸,看向侍立一旁的魏征,随口问道:“此报成本几何?承乾打算定价多少发售?想必不会太便宜吧?”
在他想来,即便采用了新纸新技术,如此一份报纸,售价至少也需十数文乃至数十文钱。
魏征闻言,面色一肃,躬身答道:“回陛下,太子殿下已定下售价。”他略一停顿,清晰吐出两个字:“一文。”
“一文?”李世民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以为自己听错了,“魏卿是说…一文钱?”
“正是,陛下。太子殿下坚持,每份《贞观民报》,售价一文钱。”
魏征肯定道,随即他将李承乾那番关于“宣达政令、教化百姓、沟通上下”、“其利在社稷长远”、“要让天下人只需一文钱便能知朝廷事”的论述,原原本本转述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
作为父亲和君王,他欣赏太子的远见和魄力;但作为需要统筹全局、尤其是掌管钱袋子的皇帝,他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胡闹!”李世民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肉疼。
“想法是好的,此报也确实甚合朕意!但一文钱?这岂不是等同于白送?
即便新纸成本大降,可人工、雕版…哦不,活字、油墨、运输,哪一样不要钱?
一份亏五文,五千份就是两万五千文,一期便是二十五贯钱,若旬日一发,一月便是七十五贯,一年便是九百贯!这还只是长安京畿,若推广至全国,那将是何等巨大的开销?!”
他越算越是心惊:“雪花盐利虽丰,但朝廷用度浩繁,朕之内帑亦非无穷无尽!
边军粮饷、宫室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