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十万大山:1840 > 第410章 沈俊浩结婚了

第410章 沈俊浩结婚了(2 / 3)

5月底和6月初,英法联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大连和烟台,建立军事补给基地并封锁了渤海湾。

在建立军事补给站的过程中,两地百姓配合默契,毫无顾忌地和联军达成了交易,大连的村民不仅不收钱,还主动帮忙把家禽和鸡蛋送到英国军舰上。

而在烟台,法军所有后勤补给全部由当地农民提供。即便是在外敌面前,清廷与治下的百姓并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可见清廷统治的失败。

在吸取第二次大沽之战的惨败教训后,英法联军决定避实就虚,放弃大沽而转攻北塘。

战争爆发前,联军的这一作战计划被山西道御史陈鸿翊和两江总督何桂清探悉,咸丰在得到两人的报告后,特意提醒僧格林沁,必须“严防(大沽)炮台后路,勿令该夷抄截,以豫(预)杜其窥伺之心”。

为应对英法卷土重来,僧格林沁再一次重兵集结。他将约1万主力部队放在大沽地区,其余1.7万兵力则分散布置于营城、天津以及山海关。

对于咸丰皇帝重点关注的北塘,他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上奏皇帝称:“惟北塘地方断难守御,虽拟舍而不守,诱令深入,以便兜击,然仍不令其轻易占据。”

即便英法联军真的登陆北塘,他也有了应对的预案——“北塘虽未设守,而左右皆系盐滩,该夷登岸不易。即使冒险越过盐滩,北塘后路现有马队各营,该夷亦不能直抄炮台之后。夷兵果有三万,现在马步兵力,加之逐层布置,足资抵御。”

这位游牧民族和骑兵出身的将领,还沉浸在在第二次大沽之战的胜利喜悦中,并对自己统领的蒙古骑兵有着十足的信心。

尽管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18年之久,但作为统帅的僧格林沁的对敌认知却毫无改变,也是清廷大部分军事官员的认知。

声称“夷情叵测,而所恃究在船坚炮利,若使舍舟登陆,弃其所长,用其所短,或当较为易制”。完全是十多年前林则徐式的认知,在“不知彼”的情况下,自以为是地用一种旧思维去应对一场新时代战争。

1860年8月1日,准备就绪的英法联军集结了1.7万兵马于北塘登陆。由于僧格林沁的不设防,联军在10天之内没有遇到任何阻击,顺利完成登陆,并在北塘站稳了脚跟。

8月3日,一支两千人的探路部队与清军骑兵部队发生了遭遇战,英法联军10余人负伤后主动撤退。清军此次3人负伤,这一情况被僧格林沁视为大胜仗,更加笃定了他对夷人“不善陆战”的看法。

但僧格林沁很快就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