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根粗大的枝干伸出悬崖之外,天生的悬挂点啊。
如果再用几根钢管伸出去搭个支架,再用钢索斜拉固定,妥妥的支撑个两三吨没问题啊。
而且有着树干和树冠的遮蔽,远处也不容易看见这里有啥机械。
发明设备不是机械专业大专生的强项,但设备安装是啊。
沈云峰看了看,觉得可以弄个滑轮组,两定两动,下面挂个坚固的框子,用作上下的容器。
这边绳索从定滑轮穿过在悬崖上固定一个绞盘,绞盘再利用杠杆原理,两三个人就可以操作了。
如果怕容器框荡漾,可以做几个固定杆,将盛了重物的容器框慢慢用绳索和固定杆一起慢慢放出去,等容器框稳住了,再收回固定杆。
绳索可以就随着容器框上下,下面的人也可以先抓住绳索引导容器框降落到适合的地点,甚至可以像龙门吊一样直接上船。
二、三十多米高,从下面爬上来很难,但传递声音还可以听见的,上下配合没问题。
沈涛涛看了也是一样,表示毫无压力,后面就是制作了,用现代钢制作的话,应该可以承受几吨的重量,绞盘用钢钎打到岩石里固定,受力也没问题。
两个人的看法都比较接近,沈涛涛就现场画了一个草图,把绞盘的位置确定。
然后让一个胆大的瑶人爬到树干上拉着线绳量了一下尺寸,都标记在草图上,回去就可以制造这些设备了。
此时的广州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因在湖南提督任上离广东路程近,先行赶到广州主持大局的是参赞杨芳。
杨芳在给道光上报奏折,完全不提战败的事实,也没提跟英国人谈判的事,仅仅是委婉的提到英国人希望恢复通商来试探道光的态度。
英国人让行商帮忙提出请求恢复正常贸易,只要恢复正常贸易后绝不带违禁品,如果查出携带违禁品,就同意清朝没收他们的商船。
他还委婉的说出广州守备不足,防守有些困难,能不能将计就计,恢复通商,让英军放松警惕,剿办起来更有把握。
道光回复是想办法拖住英军,不能让他们跑了。
3月31号,杨芳又和广东巡抚怡良上报第五道奏折,称自从英军要求恢复通商后就再没有发起任何的攻击。
杨芳很聪明,想通过驯服英国的姿态引诱道光通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奏折里反复提到要通商,道光勃然大怒,回复是坚决不准通商,如果恢复通商朕又何必调兵遣将。
一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