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人,屁股坐歪了,还和这种不清不楚的资本勾勾搭搭。”
两人心照不宣。
钟明远每动用一个关系,每找到一个“帮手”,就等于主动帮他们清洗掉一批隐藏的、不稳定的因素。
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
短短几日后。
汉东省委组织部的红头文件,终于在一片期待与忐忑中,正式下发。
那份经过层层筛选、反复斟酌、最终由常委会审定并报特派员穆辰圈阅的年轻干部试点提拔名单。
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在全省系统内激荡起层层涟漪。
名单不长,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意味着一次破格的重用,一次跨越式的晋升。
有省发改委年仅三十五岁的处长,被提拔至关键地市担任常务副市长。
有在基层法院表现突出、刚满四十岁的副院长,调任中院主持工作。
也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型干部,被委派到开发区、高新区等重要岗位……
这份名单,既体现了“专业对口、人岗相适”的原则,也大胆打破了某些论资排辈的隐形台阶。
消息传出,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被选中者,自然是欣喜若狂,深感机遇难得,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落选者,难免失落,甚至有些资历较老、此次未能更进一步的干部,私下里不免有些微词和议论。
某些老资历的干部,酸溜溜地称之为火箭提拔。
私下议论说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暗示这些年轻人背后有不知名的力量推动。
一些未能入选的干部,则抱怨选拔标准不透明,质疑为什么是他不是我?
甚至有人暗中散播谣言,说某些入选者与省里某位领导沾亲带故。
更有甚者,将矛头指向了省委和沙瑞金本人。
这些议论,虽然在公开场合没人敢说,但在一些小圈子、饭局上,却颇有市场,隐隐形成了一种对省委不利的舆论氛围。
沙瑞金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风声,但他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
改革嘛,总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总要听到一些杂音。
只要方向是对的,过程是公正的,就不怕别人议论。
他甚至在一次小范围的会议上,公开表态:“试点提拔年轻干部,是省委集体决策,是汉东事业发展的需要!”
“有议论,很正常。我们要用事实和成绩来回应这些议论!”
“让这些年轻干部放手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