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叫来了绝对信任的老陈。
“老陈,辛苦你跑一趟。这份报告,务必亲手交到冶金部驻厂特派员手里。就说…是钳工二车间关于完成出口任务及遭遇人为阻碍的紧急情况汇报。”张建军语气凝重。
老陈接过报告,感受到信封的份量,重重点头:“张主任放心!我骑快车去,保证送到!”
张建军点点头,又低声嘱咐了几句。老陈领命,匆匆离去。
报告送出的当天下午,市工交办的王副主任,恰好陪同一位更高级别的领导来红星轧钢厂视察“抓革命,促生产”的落实情况,特别是那批刚刚惊险完成的出口任务。
杨厂长和李爱国全程陪同,心情忐忑。王怀仁也跟在后面,努力挤着笑容,试图表现。
视察组来到了钳工二车间。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劲十足,但空气中还弥漫着三天苦战后的硝烟味和那台简陋却立下大功的光学工装。
那位领导饶有兴趣地围着张建军主导搞出来的那套“土设备”转了几圈,听着张建军言简意赅、切中要害的讲解,频频点头:“好!这才是工人阶级的智慧!因陋就简,攻坚克难!这才是真正的‘促生产’!”
他转向杨厂长:“老杨,这样的技术革新典型,要大力宣传!要推广!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杨厂长和李爱国连忙应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就在这时,特派员匆匆走了过来,脸色严肃,手里正拿着张建军那份还带着墨香气的报告。
他低声在陪同的王副主任耳边说了几句,并将报告递了过去。
王副主任接过报告,快速扫了几眼,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尤其是看到报告中“破坏生产”、“与促生产背道而驰”、“毁生产”等字眼,以及最后那两句诛心的质问,他的额头瞬间冒出了冷汗!
这报告,字字如刀,精准无比地戳在了他的痛处!更可怕的是,它出现得如此“恰到好处”,就在上级领导高度赞扬张建军和车间“促生产”成果的时候!
王副主任猛地抬头,目光如电般射向人群后面王怀仁!那眼神,充满了被拖下水的愤怒和即将被断臂求生的决绝!
“王怀仁同志!”王副主任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压抑的怒火,“关于你擅自抽调核心骨干、干扰重要生产任务,以及在任务完成后无端质疑、打击技术人员积极性的事情,请你立刻、马上!向特派员和杨厂长做出书面说明!我要最详细的情况报告!”
轰!
王怀仁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