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拒绝了马厂长下面人安排休息的提议,带着同样疲惫不堪但精神亢奋的老陈、王小虎和周师傅,返回了红星轧钢厂。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比吉普车更快地飞回了轧钢厂。
当张建军他们的车刚驶入厂区大门,早已得到通知的杨厂长、李爱国副厂长带着一帮厂领导和各车间代表,已经等在了办公楼前。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一条“热烈欢迎技术英雄张建军同志凯旋!”的大红横幅格外醒目。
“建军!辛苦了!干得漂亮!”杨厂长第一个迎上来,用力握住张建军的手,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激动和自豪。
李爱国更是狠狠给了张建军一个拥抱,这位老领导眼圈都有些发红:“好小子!就知道你行!给咱们轧钢厂,给咱们工人,长了大脸了!”
全厂广播站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报着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播音员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变调。
张建军这个名字,连同他修复进口设备、保障国防任务的“神迹”,瞬间传遍了轧钢厂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传到了周边的厂矿街道。
——
三天后,马厂长的承诺兑现了。
冶金部派出的特派员,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神情严肃的中年干部,在杨厂长和马厂长的陪同下,亲临红星轧钢厂。
在全厂干部大会上,特派员宣读了盖着鲜红部级大印的嘉奖令:
“……红星轧钢厂技术骨干张建军同志,在兄弟单位红星机械厂大型关键设备突发严重故障、军工生产面临中断的危急关头。”
“临危受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绝伦的技术水平,创造性地解决了进口精密设备核心部件的修复难题,为国家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保障了国防重点任务的顺利进行。”
“特授予张建军同志‘全市工业技术标兵’荣誉称号!奖励人民币五百元整!其总结的《大型龙门铣床主轴箱复合损伤应急修复技术方案》,经部技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列入部级技术推广手册,供全国相关企业学习借鉴……”
五百元!在这个学徒工工资才十几块的年代,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巨款!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羡慕的抽气声。
更令人震撼的是“全市工业技术标兵”这个称号和那份列入部级手册的技术方案!这意味着张建军的名字和技术,将响彻全国工业系统!
杨厂长红光满面,在特派员宣读完嘉奖令后,立刻当众宣布了昨天轧钢厂党委的决定:“经厂党委研究,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即日起,任命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