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了。
而与此同时,因为扩建城墙、建安置房,也带动了玉龙河红砖水泥生意。
现在,玉龙河的红砖水泥大批量地生产出来,日夜不停地往工地上送,用来盖房子使用。
当然,这一切都是由平阳县出资购买,玉龙河共助合作社往外卖——这笔钱当然是林灵儿的钱庄无息贷款给平阳县城的。
等平阳县城等来了上级拨款,或者是收上来赋税之后,就可以逐年还贷了。
而通过这个过程,玉龙河当然也能赚上一笔,老百姓全都能赚钱,当然开心——无形当中,对于收容那些流民,抵触心理也就不再那样强烈了,甚至已经开始逐渐接纳了新来的那些流民。
至于未来城墙的建设,李辰却并不准备用红砖了。
毕竟,红砖虽然便宜,但用来建房尚可,用来建筑城墙,却只能是用来应急,长远来看,并不结实,还得是青砖夯土才可以。
其实李辰不是没动念用混凝土建城墙,可现在的技术问题不太容易解决,更重要的是,建混凝土城墙势必要用到太多钢筋,以现在玉龙河的产能,是绝对供应不上的。
所以这个方案他舍弃了,和楚青松商议之后,决定还是用老办法,青砖夯土,这样的话,建起来的城墙才会更坚固耐用,甚至不需要怎么维护。
毕竟,李辰心中的想法是,以后这座城市可是他起家之地,甚至不排除这里以后会发生大战的可能,所以,必须要将这里的城墙建得坚固一些,再坚固一些。
同时,城市的规模也要全面扩大,无论现在是否有那么多人,至少,要建设出一座能容纳三十万人规模的城市。
虽然这样的城市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说,已经足够惊世骇俗的了,但为了长远考虑,李辰必须要这么做——先把城市用城墙圈起来足够大的面积,然后再在里面不断地设计规划。
哪里是战时兵营、哪里是居民区、哪里是蓄马区,都要统一规划好。
有备无患!
至于玉龙河的城关,李辰经过再三思量之后,决定舍弃不用、忍痛拆掉。
因为之前的那道城关只是临时建起来应付大战的,简单地来说,是应急用的。
从长远来看,红砖水泥的城关绝对不够结实牢固,应付不了强度更大大的战役。
别的不说,鄂金人的投机机砸过来的大石弹,就已经将城墙的一些部位给压塌掉了,所以这座城关绝不能再用了,也绝对不可能再用红砖水泥来建城关了。
并且,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之后,再建城关,也绝对不是依山而建,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