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利诱,釜底抽薪。他们这是不惜血本,也要把我们挤出葵涌,独霸这块肥肉!”“我们的现金流压力非常大,老板。码头业务本身利润就被压缩到极限,甚至部分时段是亏损运营。其他业务板块的盈利在支撑,但也开始吃紧。阿浪那边一直在硬撑,没有动用您预留的战略储备金。如果再这样持续三个月以上,我们的流动资金链会非常危险。”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怡和一系在葵涌的码头建的怎么样了?还有我们的将军澳码头进度如何了?”何雨柱直接点出了当前角力的核心——码头本身。
陈胜立刻切换投影画面,显示出两张照片对比图和一些工程进度表。
“老板,怡和联合太古、会德丰等英资,在葵涌三号地段(注:历史实际上葵涌码头是分期分区开发的,此处为剧情设定位置)的工程,进度非常快。”
陈胜指着左边略显模糊但规模庞大的工地照片,“他们几乎是24小时轮班施工,填海和基础打桩已经完成大半,部分泊位的地基处理接近尾声。看这个架势,他们投入了远超预算的资金和人力,目标是一年半内形成初步运营能力。”
“一年半?”何雨柱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用钱堆出来的速度,质量隐患恐怕不小吧?”
“我们安插的人反馈,为了抢进度,部分混凝土养护期被压缩,钢筋规格在一些非核心区域有降低标准的嫌疑。但……怡和财大气粗,后续补救的能力很强。”陈胜如实汇报。
何雨柱点点头,目光转向右边那张照片,那是将军澳的工地:“我们呢?”
陈胜切换画面,将军澳工地的照片清晰度更高,显示出有条不紊但规模同样浩大的施工景象:“将军澳码头一期工程,严格按照我们的高标准设计和施工。得益于老板您前期规划的前瞻性和我们自身的工程管理能力,目前进展顺利。填海工程已全部完成,主体泊位的基础和部分上层结构正在同步建设。预计一年内可以投入运营。”
“一年,将军澳比葵涌难度大这么多么?”
陈胜听到何雨柱的问题,立刻意识到老板抓住了关键点,连忙解释道:“老板,将军澳的地质条件比葵涌复杂很多,前期勘测、爆破清理海床岩石都耗费了更多时间。而且我们的设计标准更高,泊位水深、承重能力、抗震级别都远超怡和在葵涌的项目,施工自然更精细耗时。”
“老顾,我们的车现在在香江以外的销路如何?”
“北美和欧洲进不去,那边本土保护很厉害,小日子帮我们趟过路了。”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