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母亲去世了,见面时没有立刻剑拔弩张,而是私下让他节哀……”
“然后呢?”张俪很好奇。
“然后我仍然和他大吵一架。他的职业,决定他不可能完全的依附于我,他必须要批评每一个作家,而我必须维护我的作品。但我对他表示节哀之后,他知道我是个好人,所以在有些时候愿意给我方便。”
余切说:“美国这些人心高气傲,你不能真的把他们当废物瞧不起,这会有反效果。适当的要表达尊重,这会满足那些人奇怪的受名人认可的愿望。”
这有点复杂,然而,张俪和陈小旭偏偏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张俪更好奇“为什么你不一开始就表达友好。”
余切便摇头:“那就不行了,战术上重视这些人,战略上要藐视他们。”
这让陈小旭对余切刮目相看。
因为陈小旭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媒体的误导。以为余切在美国十分跋扈,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之后,姜纹、林一夫这些在京城的,都来找余切拜访,尤其是林一夫把他女儿带来了,这让余切有点羡慕。
“你也生一个呗。”林一夫说。
生个女儿?
去年四月,余切去哥伦比亚之前,张俪为了怀孩子和余切操劳了一番。
没成功。
这当然很常见,也许是时候再操劳了。
正月初三,余家人收拾行李,特地来告知余切。
“我们准备回去了。”
这就回去了?
余切劝道:“要不就在京城住下?张俪前后买了十套房,加起来咱有十三套房子。一人一套,随便住。”
又说:“余弦,给你也准备一套。这是京城的房子啊,以后当你嫁妆。”
“好远啊!”余弦跟个傻缺似的。
余切给了妹妹一个头槌:“这是京城的房子,你晓得个屁!”
“买那么多房子干甚?”余妈问。
“放信件。”
余切想了想,又道:“我去沪市的武康路拜访过巴老,他家里藏书很多,关键是厕所、走廊都是书……他如今又坐轮椅,这个有点不方便了。”
“巴老没钱买房?”
“他把钱拿去捐了,建设博物馆。我感觉不如自己建,我那些房子都是好地段的四合院,有大有小。以后转型作为小博物馆,也是很方便的。”
由于余切国际作家的身份,他有时会被赠送一些很占地方的物件。
不一定多么值钱,但确实是很有历史价值。
莫马迪给的鹰羽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