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临潢府城池之前,两军隔着一条不过二三十步的小河对峙,双方营寨相距七八里到十余里不等。
有那路口,已然被苏武麾下之军下寨堵住,战场附近的高地,也被苏武占住。
那城池之内,有金军七八千左右,城内百姓,许也还有四五万人,当然都是底层百姓,城内契丹贵族自是全亡。
城外之金军,至少已然有八九万之数。
苏武这边,轻重五万余骑,辅兵在二万余人。
还有草原诸部之骑,拢共约莫三万左右,但也都在后方,多做那护送粮草之事。
倒是黑车子室韦之骑,慢慢在聚集而来,此时来得不多,但若来齐了,人数许在一万七八千。
是那室韦大王莫尔根之言,他要为苏武先登爬城。
苏武大帐之内,众多军帐与谋士皆在,自是议事。
苏武在问:“女真人此番,已然是防守之态,谋的是长久对峙之计,近期显然不会主动进攻了,便是想着咱们远道而来,不能长久……”
众人便也都在皱眉,都是老军将了,局势自都懂得。
鲁达一语而来:“且让洒家去打他一打!”
苏武点头:“打自是要打的,试试手脚也是应当,只是要看看到底该怎么打……”
苏武显然不求一战而胜。
自古大战,双方皆是精锐善战之时,都是如此,不论哪个时代,从来都是长久鏖战,几乎没有碰面就分出胜负的事。
吴用好似要说,但却又不说……
苏武自也不问,只是自己再说:“此战,打起来,自也还是先攻其弱,再围打其强……只是女真此番不主动出战了,想来也难……”
众人都在思索,这般局势,破局实难。
苏武自己也想,历史上那些大战鏖战,都是怎么破局的?
比如曹操与袁绍之官渡,又或者安史之乱的潼关……
似也有一个道理,那就是等与熬,等着熬着,以待有变。
这般的战局,似乎有一个核心道理,胜负之道,有时候不一定在于自己多高明。
而是在于谁先犯错,谁先露出破绽。
甚至有时候也不必有多高明,只要耐得住熬,熬过了对手,对手犯错了,抓住了时机,大胜就到。
今日,怕是商量不出什么计策来,苏武一语:“那就先说两件事,第一件事,后勤辎重,此重中之重也,立马要从大同开辟新的运粮路线,西北之粮,再远也不能停,要一直源源不断往草原来,沿线诸部,一定要做好粮草运送之事,草原各部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