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乔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每一个字。在这本笔记中,父亲不仅记录了各种创新菜式,还写下了许多烹饪哲学。其中一页特别引起了她的注意:
"今日与先皇论及'翡翠白玉羹'之改良。先皇笑言,若能在传统中注入新意,如治国一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能使国运昌隆。此言甚妙,当谨记..."
"小姐,你看这个。"李嬷嬷从铁盒底部取出一块小巧的玉牌,"这是老爷从不离身的物件。"
玉牌通体碧绿,上面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像字又像画。林乔翻来覆去地查看,总觉得这符号似曾相识。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
李嬷嬷正想说什么,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陆寻大步走进厨房,官服上还带着晨露的湿气。
"果然在这里。"他松了口气,"太后命我来寻你们。赵侍郎今早在朝堂上被弹劾,证据确凿,已经认罪伏法。"
"这么快?"林乔惊讶地问。
陆寻点点头:"刘一刀死前留下了认罪书和往来信件。赵侍郎为阻止先皇改革,指使刘一刀纵火杀人,目的是毁掉林天放保管的先皇密诏。"
"密诏...是关于改革的?"
"正是。"陆寻的眼中闪烁着敬佩,"先皇临终前将改革方案交给林天放保管,准备在时机成熟时由太后公布。赵侍郎不知密诏内容,只道是能置他于死地的罪证。"
林乔握紧了手中的玉牌:"那密诏现在在哪里?"
陆寻的目光落在玉牌上,突然凝住了:"这是..."
"父亲的遗物。"林乔递给他,"上面的符号很特别。"
陆寻接过玉牌,仔细端详后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先皇的私印!我曾在御书房见过一次。"他激动地指着符号,"这不是普通图案,而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读作'和',象征平衡与调和。"
"所以这是..."
"钥匙。"陆寻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我没猜错,密诏就藏在御书房暗格中,而这玉牌是开启的钥匙。"
太后见到玉牌时,双手微微发抖。在御书房最隐蔽的角落,果然有一个与玉牌形状完全吻合的凹槽。当玉牌嵌入并旋转时,一道暗门无声滑开,露出里面的黄绢密诏。
"先皇遗志..."太后轻声念出密诏内容,泪水滑过脸颊。这是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从赋税制度到科举考试,从农田水利到商业贸易,无不体现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智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