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苏辙插话道。
“还有北园书院。”苏轼补充道。
曾布点头道:“南丰书院也还行。”
武将勋贵,少有英武而读书者。
顾廷烨武力本事不俗,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
既然他有了读书的心思,几人自然不介意相助一二。
毕竟,顾廷烨可是要成为儒将!
“扬州学业兴盛,以梅花书院为其最。”江昭再次给出了一个选择。
就几人所说的书院,可能他们都没去读过,但不影响他们在当地有面子,一封书信即可举荐顾廷烨入学。
“这几座书院,都是天下有名的书院,差距也大不到哪里去。要是仲怀有意,不妨去梅花书院试一试。”江昭补充了一句。
他不太希望顾廷烨去白鹿洞书院读书。
朱曼娘,那可真是柔弱而不能自理啊!
“这”顾廷烨略一沉吟,就有了决意。
他望向其余几人:“几位兄台的好意,顾廷烨实在感激不尽。”
“不过,我除了扬州以外,从未去过其他地方。如此,就麻烦子川为我书一封举荐信,助我去梅花书院读书。”
上次待在扬州足足一月有余,他也适当逛过梅花书院。
扬州学业兴盛,梅花书院教出过不少进士,的确是个适合读书的好地方。
“哈哈!”江昭爽朗一笑,罢了罢手:“不麻烦。待我写好了举荐信,便让人送去顾家。”
“多谢。”顾廷烨拱手一礼。
就在这时,一位妇人走了过来,欣然而笑:“怎么,二郎竟是起了读书的心思?”
小秦氏脸上欣慰一笑,心头却是猛地一沉。
这逆子,性子已经被她惯得张扬,怎么还能沉下心去起了读书?
“母亲?”顾廷烨望见小秦大娘子,连忙迎了上去。
对这位十分关爱自己、对自己视若己出的继母,顾廷烨非常爱戴。
“这位是我母亲小秦氏。”顾廷烨介绍道。
“小秦大娘子。”江昭几人相继颔首。
涉及官眷,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小秦氏也不意外,她一脸的仁慈的望向身边的顾廷烨:“小儿性子顽劣,素有纨绔之名,要是有冒犯之处,还望海涵。”
一句话,就透露了顾廷烨名声不好。
当然,这话在不同人眼中就不同的意味。
在顾廷烨眼中,自然是着重于“还望海涵”几个字,认为这是母亲的关怀。
“仲怀是勇武之人。武将出身,名声差点也无妨。”江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