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那时候朝中党争实在太烈,互相牵扯后腿,女真又正逢他们民族最高光的时刻,没有给大宋留下多少时间。
在几年后的靖康年间,一切就都来不及了。
即使是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眼里,禁军这个利益团体如此庞大,根据如此深厚,也不是可以轻易动的。
就算是自己挟着如此局势下,获得了官家的支持,童贯的兵马护卫。
必须要对禁军有所整理的时,那些人依然固执地以为,只要能在禁军这个利益团体里面咬下一块肉来,已经算不错的结果了。
要是真的那么容易把禁军给掀了,那大宋过去百年想对都门禁军下手最后却无功而返的多少名臣,岂不是都成了笑话!
没想到,能毅然下场,支持自己的,竟然是千里之外定难军的陈绍。
蔡京不禁重新审视起这个人来。
陈绍
他曾经以为只是暂时挡住西夏的一个武人,用完之后,会被朝廷顺手清除掉。
念着他还算是识时务,自己或许会伸手保住他的性命,说不定还会趁机提拔他一番。
后来他发现陈绍不是普通武人,颇有见识和胆魄,于是就有了收揽之心。
实指望他作为蔡氏将来在朝堂中的一枚棋子,延续着自己的权力。
但是如今看来,他没这么简单,蔡京让自己的小儿子,在宥州要把定难军的底细摸清楚,有什么不对劲的事,及时回报与他。
但是蔡鞗去了这么久,一点也没说哪里不对劲,这也让蔡京放松了警惕。
如今看来,多半是自己那儿子,没拿自己的话当回事。
蔡京叹了口气,虽然自己布置的极好,但是现在想来,多半是白费工夫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儿子也好,小儿子也罢,他们不按自己的想法来,手段高明如蔡京,那也只能是徒呼奈何,束手无策。
——
蔡京的手段有些激烈,朝中有心人,此刻还能沉住气作壁上观,等待着后续事态发展。
但是身在局中之人,也就是那些禁军将门世家的人,却坐不住了。
这几日如蚁巢遇水一般纷纷出动,四处奔走不休,想要反抗。
这股势力的优势是大,劣势同样也是大。
太大了,人太多了,思想就不好统一。对于禁军将门世家而言,其实他们的想法是各色各样的。
都门禁军终究太大,在其间有利益牵扯的家族足有上百,更不用说没有家族依仗,凭仗功绩转调入都门禁军中供职,也在这个体系当中分润好处之辈,牵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