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却满是肯定。
林骁知道自己猜对了。
从县里、镇里的角度,合村并镇的确是好政策,可以推动麻山县的农业从小农经济向集约化农业转变,引入财力雄厚的大型农业公司,全面接手星光镇的橙橘种植产业。
企业的进驻,不仅能有效控制果实的良品率,还能保证销路,甚至还能为村民们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
如此一来。
村民出租果园拿一笔钱,进果园当工人拿一笔钱,收入稳定,不见得比自己经营料理果园要差。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把零散分布的村民集中归拢到镇里,的确是一个好政策。
但问题是。
企业是要挣钱的,可不是来做慈善的。
星光镇地处山区,虽然通了公路但交通并不便利。
这样的自然环境,企业承包果园给的承包价肯定会压到最低,请工人开的工资肯定也高不到哪儿去。
而且这样的规模化种植,对于工人的需求量不会太高,一般只在采摘时需要大量请人,平常只需要非常少量的工人即可维持果园正常劳作需求。
如此一来。
即便星光镇地少人稀,可面对承包商更加微小的用工需求,还是会造成大量“上楼”村民失业。
这部分问题谁来解决?
没有人,只能村民自行消化!
这些村民又都上了岁数,外出打工不切实际,镇里居住没有归属感,腰包也没有真正鼓起来。
相当于白忙活一场,也难怪大家都不愿意搬。
林骁理清楚这般头绪,意识到县里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的只是怎么迅速提高经济数据,怎么尽快推动所谓的新型农业改革,怎么提高县域城镇化比例。
至于其他一些见不得光的想法,就更没法说了。
反正林骁可以确定,领导们根本没把村民个体的想法和需求考虑进去,自然也不管村民们愿不愿意去镇里,在商品房里住得开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