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敲了三下桌子,冷声道,“是觉得城里不好?是喜欢生活在乡下?或许有这种情况,但这是极少数!
“大部分留在村子里的,要么是中老人,他们都有自建房,或许老一些,但居住不成问题;要么就是生计不举的青年人,对于他们来说,建房的确是现实需求,可你不觉得,在解决这个需求之前,更应该解决的是生计问题吗?
“贾家村距离国道有一公里,中间都是农田。别小瞧了这一公里,正是这段路,让这个村子沾不上任何镇上产业、交通的光。所以村子人口最多,但平均收入,贾家村的表现可很一般。”
林骁顿了顿,继续道:“这些年,乡镇婚恋市场格局发生巨大改变。适龄男女青年比例越来越悬殊,导致彩礼越来越高,大量男光棍娶不上媳妇。
“为了娶老婆,乡下男青年得一直挣钱、攒钱,却还远远不够。娶个老婆全家欠一堆钱,那都是正常的,不欠钱才不正常。
“而最近这几年,这种婚恋格局越来越畸形。现在,男青年结婚在县里买房是标配,最次也是镇里。也就是说,农村基本上已经没有新的自建房需求了,需要建房的是十年前已经结婚了的那批,数量很有限。
“至于没结婚的,面临的局面是没钱,娶不上老婆,就算挣到钱了,也得去县里或镇里买房,才有可能娶到老婆。可这几年的环境,大家有目共睹。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去想办法帮村民创业增收,却揪着个自建房的小事不放,反而助长了农村那种攀比风气滋生蔓延。
“你建一栋三层的,我建一栋四层的,你家占地300平,我非要占地400平,有意思吗?乔镇,你要是真去村子里看一看就会发现,很多人家里并不是住不开,十几二十年前建的房子,就都是三层小楼了,房间七八个,一大家子再怎么样也住下了。
“而现在农村建一套自建房的成本,甚至远远超过县里买一套三居室的价格。城里的房子卖不掉,乡下还在不停地建,而且越建越夸张,越建越豪华,他们真的有这么强烈的建房需求吗?这需求,真的是刚需吗?”
林骁说完这些话,乔旭阳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他未必不觉得林骁说得对。
但面对同级后辈的如此疾言厉色,就算林骁说得再有理,落在他脸上也都是一记记耳光,扇得啪啪作响了。
但林骁完全管不了了。
他发现自己之前就是太谨小慎微、一团和气,才搞得人人都觉得他好拿捏,个个都想着上来占个便宜。
要是他一早摆出这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