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态度要诚恳,语气温和,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在‘审问’。”
“明白。”阿梅笑道,“我们这不是第一次做回访,但这次感觉有点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刘好仃靠在椅背上,“以前我们是被动接收反馈,现在是主动去听客户的声音。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转变。”
正说着,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工发来的消息:
“培训演练一切顺利,员工状态比预期好很多。”
刘好仃看了眼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桌上的文件上,暖洋洋的。
“看来两头都在稳步推进。”他放下手机,站起身来,“那咱们也别耽误,尽快把第一轮问卷发出去。”
“马上就好。”小周敲着键盘,“我刚调整完最后一份模板,现在就群发。”
“等一下。”刘好仃又拦住他,“先试发五份,看看客户的反应。”
“啊?还要试?”小周一脸惊讶。
“小心驶得万年船。”刘好仃笑着解释,“万一问卷设计有问题,或者客户理解有偏差,咱们可以及时调整。”
“明白了。”小周点点头,“那我先发五份试试水。”
“聪明。”阿梅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刘哥。”
接下来的两天,团队进入了密集的反馈收集阶段。问卷陆续发出,电话也开始打起来。
但很快,他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有些客户根本不愿意配合。
“有个客户直接挂了电话。”阿梅皱眉,“我说了半天感谢的话,他一句没听完就挂了。”
“还有个客户说我打扰他开会。”小周也苦着脸,“我说不好意思,他说‘你们公司能不能别老打电话来?’”
“正常现象。”刘好仃安抚道,“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欢被打扰,尤其是做生意的人,时间宝贵得很。”
“那怎么办?”阿梅问。
“换个说法。”刘好仃想了想,“下次打之前先发个短信,说明我们的来意,并且强调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再加上小礼物?”小周补充。
“没错。”刘好仃点头,“我们要让客户觉得,花几分钟回答问题,能换来一些实用的小东西,也不亏。”
于是,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先发短信预约,再打电话跟进,同时附赠礼品信息。
效果果然好了不少。
“有个客户还问我能不能多填几份问卷。”小周得意地说,“他说他朋友也想参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