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只有老周留了下来。
“你这是又要折腾了。”老周叹了口气,“上次安全整改就够呛,这次又是绿色生产……”
“不是折腾,是往前走。”刘好仃笑了笑,“咱们厂不是第一天开的,机器也不是昨天买的。要活下去,就得跟着变。”
老周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小王就拿着一堆资料来找刘好仃。
“老刘,我发现档案室那边还有几份旧环保报告,好像是以前做的,但一直没处理完。”
“哦?拿来我看看。”
两人一起翻开了那份报告,封面赫然写着:“未完成整改”。
刘好仃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很久,然后翻开内页,发现里面提到了废水处理的问题,还有一些关于能耗的建议。
“这些内容,咱们现在是不是还能参考?”小王问。
“当然可以。”刘好仃点头,“这些东西虽然旧,但不代表没用。很多问题其实早就存在,只是我们之前没重视。”
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废水排放量统计表、能耗记录汇总”。
“把这些数据先整理出来。”他说,“咱们得知道自己现在处在哪个位置,才能决定往哪走。”
小王点了点头,转身去忙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好仃碰上了那位提出逃生通道建议的质检员。
“那天的建议写得很好。”刘好仃笑着说,“我已经记下来了,下一步会考虑优化标识。”
“谢谢您还记得。”质检员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其实我还想提个建议,就是……咱们能不能在车间多放点绿植?听说这样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缓解压力。”
“这主意不错。”刘好仃眼前一亮,“回头安排一下,选几个地方试试看。”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刘好仃给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打了电话。
“老陈,你在环保这块挺熟的吧?能不能帮我看看我们这边的数据?”
“你这是要搞绿色生产?”电话那头传来笑声,“行啊,老刘,没想到你还想往这方面发展。”
“不是我想不想,是形势逼人。”刘好仃实话实说,“咱也没别的本事,就想先把基础摸清楚。”
约好见面时间后,刘好仃挂了电话,望着窗外厂区的方向出神。
他知道,这条路比安全整改还要长,也更难。毕竟,环保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见效的事,它需要的是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调整。
但刘好仃不怕。
他从柜子里拿出一本新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