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又一封奏折,神情严肃不苟。
历史上曾有说法,朱标之所以壮年早逝,与他长期劳累过度不无关系。
在废除丞相制度的洪武朝,皇帝和太子都肩负着沉重的政务负担。
尤其是当今皇上,将大部分权柄下放给太子,这使得太子朱标愈发忙碌,每日都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政务之中。
“臣妇沈玉儿携子朱熈,拜见太子殿下。”
踏入殿内,沈玉儿走到殿中心,轻轻将朱熈放下来后,然后缓缓躬身行礼,仪态端庄。
作为诰命。
自然是无需行跪拜礼的。
朱熈则一脸懵懂的看着自己的娘亲,许是被这严肃的气氛感染,竟也出奇地安静,没有哭闹。
“免礼,平身。”
朱标并未立刻抬头,手中的毛笔依旧在奏折上挥洒,似乎要将手头这份奏折批阅完毕。
“谢太子殿下。”
沈玉儿轻声道谢,微微抬头,偷偷看向朱标。
只见朱标全神贯注的批阅着奏折,非常认真,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传言说当今太子勤勉过人,堪称历朝历代太子之最,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难怪大明如今的国力会如此强盛,难怪夫君能够凭借战功就获得加官进爵。”
“这一切都是皇上与太子的圣明果决。”
沈玉儿心中暗暗想着。
此刻。
朱标批阅奏折,她也不敢出声打扰,只能一手牵着朱熈,静静站在原地,耐心等待着。
过了片刻后。
朱标终于将手中这封奏折批阅完毕。
“这一封奏折事关军用辎重,让兵部与工部即刻接洽,务必尽快将辎重送往北疆。”
朱标拿起奏折,递给身旁的太监,威严的说道。
“奴婢领旨。”
太监双手接过奏折,恭敬的应道。
随后快步向着另一边的侧殿传递奏折。
处理完公务,朱标这才抬起头,目光投向沈玉儿。
而抬头的瞬间,朱标的脸上也是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这笑容亲切,瞬间就让原本庄严肃穆的东宫大殿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
“沈玉儿。”朱标微微一笑,余光打量了沈玉儿一番,点头称赞道:“不错!你与朱应,当真可谓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这夸奖。
自然是在夸赞沈玉儿样貌上乘,配得上朱应。
“多谢太子殿下夸奖。”
沈玉儿连忙欠身道谢,心底忐忑,但表面则是保持着镇定。
她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