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的赈灾举措,就变了味道。
“开设武馆,广收北方流离的孤儿子弟,以军武之法操练。”
风时安放下手中的书信,看向面前有几分拘谨的太子府卫率,径直问道,
“这是谁提的主意?”
“这是靖安侯提出来的,他想要练一支能够随他征战北原的骑军,此骑军精不贵多,且需作战勇猛,悍不畏死。
故而靖安侯想从北方流离失所的孤寡中筛选。您这里又恰好是收养北方孤儿数目最多的地方。”
早已得了吩咐的太子卫率,虽然语气有几分急促,却还是快速而又准确地回答了问题。
“此事太子可知晓?”
“下官正是奉太子之命而来,负责挑选操练北方遗孤。”
“呵,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风时安自然是相信,提出主意的徒孙,其目的是极其纯粹的,就是想率军向兽蛮复仇,光复北境。
但这位给钱给粮,还给武道功法,又配教习的太子,目的纯不纯粹,就不知道了,反正,风时安不觉得坐在太子之位的,会是一位赤诚热心的好心人。
再退一步,从北方遗孤中挑选有天赋的少年,操练成军,这样的想法,当真是那位徒孙想出来的?而不是被引导?
不过,不论那位太子有何想法,风时安都无所谓,任凭他们施为就是了,反正又不需要他操心。
风时安是无所谓了,但永兴县的县令,那当真是夜不能寐了。山间大兴土木,城中又是大肆开设武馆,招募孤儿,以军武之法操练。
这是想干什么?
稍一询问,又与太子府扯上关系,这等地方官当真是没法当了,因此,不到一个月,永兴县令便升迁了,随后调来,则是一位泥塑木偶的县官。
这时候,风府山庄也是初具雏形了,在城中开设的武馆,招收的学徒,也基本完成了初步筛选,找出了其中天资不错的少年。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北方遗孤,在询问其自身意愿后,只要愿意参与到对北方兽蛮的复仇中,便会被送进山庄中,接受更进一步的教导,他们可以得到来自京城输送的武道资源,以及罡煞武夫的指导。
风时安就这么看着,一支由北方少年遗孤组成的新军,逐步成型,并且缓步扩张,最初从永兴县中筛选出来的人,只有三百。
可太子府通过各种手段,从大雍各地送来具有天赋的少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山庄中受训人数便上升至五百,又经过一年,最终固定在八百。
风时安一直都在旁观,想看一看这支由他的徒孙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