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十年之后的网络时代里,几乎每个关心经济的华夏网民都习惯了把共和国的经济状况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做个对比。
以求从中借鉴经验,来展望本国经济走势,理解当下的经济环境。
所以对于日本发生过的经济泡沫,大家都并不陌生,基本上都知道日本经济巅峰时,日本人的生活有多爽,以及泡沫崩溃后日本有多惨。
但是说到这场经济泡沫发生和被刺破的具体经过以及相关细节,大部分人却没有多少了解了,很多人甚至以为日本股市崩盘了,日本楼市就也随之崩溃了。
实际上,日本经济泡沫虽然是由股市和楼市两个市场的疯涨走强一起造就的,但两个市场崩盘的时间节点却并不相同。
1989年底,日本政府为抑制资产泡沫和解决货币问题开始大幅加息。
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政府连续五次上调贴现率,直至6%。
这一流动性紧缩政策的实行,的确可以视为日本政府将日本经济泡沫主动刺破的导火索。
但问题是对比日本股市崩盘,日本楼市的破灭具有相当的延迟性。
在日本股市崩了之后,日本楼市可还硬抗了几乎一整年呢。
甚至在日本股市最初的下跌阶段,日本楼市还因为资金从股市出逃到楼市,出现了一个小阳春,让原本已经滞涨的楼市又向上蹿升了不少。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最大的坏处就是给日本人带来了完全不切实际的希望。
导致许多人没有第一时间清醒过来,始终活在日本经济仍旧向好,股市能重新崛起的幻想中。
以至于许多人不但没能及时止损,甚至越陷越深,不乏有人反复被市场的镰刀收割了两次。
另外一个说起来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况就是,1990年3月初,当已经就任日本银行总裁,被称为平成鬼平的三重野康为了让房价不再上涨,回归理性,总算说服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以减少银行对不动产的融资之后。
结果事与愿违,这一板子打下去居然又打在了日本股民的身上。
不但没能阻日本楼市价格的上涨,让房价回归理性,反而先一步造成了房地产股的暴跌,让日本股市正在进行中的反弹行情戛然而止。
导致那些坚信大盘反转,赌上了身家的日本股民再次经历资产缩水,哀嚎四野的惨状。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在日后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日经225指数甚至再没有过像样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