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将来就是儿子来顶门立户,儿子无能,难道真要让尚书府沦落成一个小吏的府邸?
儿子不想父亲走后,门庭冷落,儿子也是为了这个家啊,如果咱们提前押宝摄政王,到时候儿子就能官运亨通,即便不高升,摄政王岳父的身份,谁又能小瞧了咱们刘家!”
刘大人说的满眼含泪,他半辈子活在尚书府里,实在不忍心家族随着老爷子去世,被权贵们排挤出核心圈子。
刘尚书已经是土快要埋到脖子的人,那些所谓的权利地位,荣华富贵早就看淡。
他看着痛苦的儿子,慈爱道:“孩子,每个家族都有沉浮,我们刘府从你开始消沉下去,有何不可?无人怪你!”
“便是那些累世传承的世家,也不是代代高官,而是隔着几代有一个高官,子孙只要有一个出息就行,你虽然无能,但几个儿子和侄子都不错,几十年后,刘家未必不能再创辉煌,你何必一定要把家族的担子,抗在自己一个人身上?”
刘尚书的苦口婆心,刘大人是一句也听不进去。
他悲痛道:“我父亲是吏部尚书啊!我怎么能在父亲死后,什么都不是!”
年逾六旬的刘尚书,突然感到有些心痛,父亲太过出色,对无能的儿子来说,原来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说到这个份上,儿子不听,他也无能为力了,毕竟这个家,早晚是儿子来当。
次日,刘夫人上门和闵绒雪商谈婚事,闵绒雪满嘴答应。
虽然现在季墨阳是摄政王,但是真的愿意联姻的高官,其实没有几个,毕竟人人都等着皇上十六大婚之后,看看摄政王还能不能如今天一样大权在握。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吏部尚书能成为季墨阳的岳家,对季墨阳将来的谋划,必定是如虎添翼的。
尤其是刘诗蕊这个人,闵绒雪觉得她能完全拿捏,是个十佳的好儿媳人选。
至于季墨阳自己的意愿,那不重要,她去宫里求一道太皇太后的赐婚懿旨就行,季墨阳不同意也得同意。
反正她都是为了季墨阳好,而且她发现季墨阳也不理会宋絮晚了,说不定这次婚事,顺水就成了。
没几日,摄政王府,广发请帖,邀请各家闺秀赏花,明眼人都知道,季墨阳的婚事,怕是要定下来了。
有心之人,都开始花枝招展的打扮起来,往摄政王府涌去,这里面最兴奋的要数魏明时,他现在不仅命保下来了,而且成功和季墨阳拉近了关系,可以说私密话的关系。
魏明时在前院悠哉喝茶,等着季墨阳从宫里出来,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