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远刚到街道办,就被通知参加由李主任主持的新年工作会议。
会议主要布置新一年的工作重心,尤其强调了推进扫盲工作的困难。
当话题转到扫盲时,苏远适时开口:
“李主任,有个情况向您汇报一下。”
“昨晚,前门大街的‘大前门小酒馆’重新开业了。”
“新东家是陈雪茹同志,我比较熟悉。”
“我看那小酒馆人来人往,尤其有不少从事体力劳动、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正是我们扫盲工作的目标人群。”
“我和陈老板商量后,提议并协助她在酒馆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扫盲班。”
“昨晚已经正式开课了,反响很不错。”
李主任一听“扫盲班”,眼睛一亮,追问道:
“扫盲班?具体是怎么个办法?你详细说说!”
苏远便将利用酒馆空间、晚上空闲时间、聘请阎埠贵教学的模式详细汇报,并提到了昨晚开班时酒客们的积极反馈。
“好!好!好!”
李主任听完,激动得连拍三下桌子:
“还是苏远同志你有想法!”
“善于动脑筋,能把上级的任务落到实处,找到这么接地气的办法!”
“这才是真正干实事的态度!大家都要向苏远同志学习!”
底下众人无论心思如何,此刻都纷纷点头称是。
一旁的范金友也赶紧凑上来补充:
“李主任,苏主任。”
“这事儿我昨晚也在场,亲眼所见!”
“而且昨天晚上,还来了两位毛熊国友人,其中一位还是外交!”
“他们对咱们这个开在酒馆里的扫盲班,那是赞不绝口,连连说好!”
这马屁拍得正当时。
李主任一听还有国际友人见证,更是激动:
“苏远同志!”
“现在中苏友好是大事,接待工作一定要做好!”
“你和陈雪茹比较熟。”
“务必提醒她,注意国际友人的安全,对外宣传也要谨慎周到。”
苏远知道李主任担心的是什么。
涉及到国际友人,那就是外交事件!
外事无小事!
必须要重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苏远点头应下:“明白,我会提醒她的。”
他昨晚没去酒馆,只听陈雪茹提了有两个毛熊国人,名字一报他就知道是原剧人物弗拉基米尔和伊莲娜了。
这两人后续与陈雪茹、徐慧真还有不少交集,甚至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