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说:“你管他们怎么闹只要有人将我们的行动传给飞鹰堡的人知道就行了!”
这样他们也离开了关林。
龙门石窟在离洛阳城南面二十多里的伊水河畔处离关林也有十多里路。龙门石窟之所以名传中外成为神州一处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就是从北魏开始便在伊水河畔上的两岸石壁上营造石窟雕刻佛像。以后历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七个朝代四百多年的大规模营造使两岸山窟密如蜂巢大大小小佛像十万多尊。单是龙门东、西山上的窟龛就有二千一百多个佛尊四十余座题记和碑刻三千六百多品。满山遍野绵延长达二里尽是石窟中的种种佛像形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璀璨的胜地之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开凿最早的古阳洞最雄伟富丽的宾阳洞以—百四十多方古代药方石刻的药方洞和洞壁满刻一万五千尊佛像的万佛洞以及寺下清泉进流的潜溪寺等等。
伊水河东岸的香山寺也是一处名寺可供游人住宿。香山曾是唐代有名诗人白居易晚年的居住地琵琶山下苍松翠柏林中便是白居易的墓地也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前来瞻仰和凭吊。
豹儿和翠翠离开关林走了十里路左右便远远看见伊水河畔上的东、西两座石山隔水对峙宛如帝王宫门两侧的了望楼似的。在春秋战国时有“阙塞”之称是一处天然的门阙所以人称为龙门。东山称为香山西山称为龙门山伊水从中流过形势非常壮观令人油然生敬。
不久豹儿和翠翠便出现在龙门山的潜溪寺中了!所谓寺其实是龙门山北端石壁上开凿出来的一个大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和尚寺庙。洞内雕刻的主佛像是阿弥陀佛坐在须弥台上。两旁有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像。这个阿弥陀佛便是和尚们开口闭口所念的“阿弥陀佛”了!
不知和尚们为什么开口闭口念“阿弥陀佛”的而不念如来佛和观音菩萨看来是阿弥陀佛大腹便便笑口常开讨人喜欢吧?而且还天生一副福象被人们称为东方的佛祖所以和尚们有所偏爱厚此薄彼了。
翠翠对这些石雕的佛像根本就不感兴趣再说她生长在大理过去大理国更是一个崇拜佛教的国家各处寺庙不知多少各种木雕、泥塑、纸糊、金贴、石刻的佛像也见得多了大有大的小有小的就是世上最大的石雕佛像——乐山大佛她也见过。这些佛像比起乐山大佛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其他参观者啧啧称赞、赞赏、赞美。她半点不以为然她主要是来这里闹事的。何况她更不是什么古文化鉴赏家工艺艺人历史考证者。她除学武练功对别的没有兴趣。要是龙门石窟有什么武功秘芨和雕刻浮像她或许看看佛像嘛?她就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