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俱全的答谢宴,正式开始。瑶瑶下班回家,在姥爷身边腻歪了许久。
一群人看到桌子上的菜,只有一个想法:闺女(妹子,姐姐)这是打算不过日子了。
反而是老爷子很淡定,没有说。江二叔家的大儿子惊讶的嚷嚷,“大姐,你这是不打算过了,这么能祸祸。”
玉珍白的一眼大堂弟,一脚轻踩一下他,“就你话多,有本事等下别吃荤菜。一口都别吃。”
江老爷子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兄妹六人一共就两个闺女。他生了一个,嫁到本屯的大妹妹也生了一个,都是嫁到东山屯。
其余的每家都是三四五个儿子,站出来那是呼啦啦一大堆。
小妹妹住在省城,家里也有三个儿子,今天都没来,他们也不知道这事。
大堂弟赶紧讨好,谄媚的笑,“大姐,我就是那么一说,你可不能这样。”他深深知道,在他们这一代,儿子值钱,闺女才值钱。自己可不敢跟大姐炸毛,要不然等他回去,亲爹要削死他。
别看他都快做老公公了,可亲爹一样照削他不误。
老爷子招呼一群侄子外甥吃饭,“吃吧,你姐做了就是给你们吃的,吃吃吃,有觉得不好意思的,就到时候给你姐一家送一担柴来。”
“是,大爷(大舅)。”送一担柴费啥事,进山捡,进山挖死树根就是。
都是勤快人,每年弄的过冬烧炕的柴火都是留在第二年用的,湿柴全是烟,不好烧。他们再去山上砍枯树枝,挖树桩回来晒干,劈好送来就是。
玉珍也招呼着一群人,“都吃好喝好,下次想吃这么一顿还不知道得等到啥时候。”
人太多,她就没有拿酒出来,这么些人,十斤酒都不够喝的。干脆就一点也不拿。
金荷花家的三个孩子吃的津津有味,白天上学,姥爷家那顿没有赶上的两个孩子也心里舒坦了。
没有酒喝,吃饭就很快。一群人狼吞虎咽的,把桌面上的菜一扫而空。
走的时候,玉珍用一个大且深的竹篮子在里面底下铺了一层白纱布,放上不少大肉包,用蓝色的干净碎花布盖上,递给亲大哥,一群人中,就江水生比她大两岁,其余的都是弟弟妹妹。
“哥,带回去给娘,还有家里的孩子尝尝味道。还有里面我还放了一块肉。带回去让大嫂明天做来吃,别不舍得。”
“行,我跟你大嫂说。”江老爷子几兄弟早已都给孩子们分了家。这块肉,江水生明白,是要把弟弟们都喊回老宅一起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