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良臣的名义在魏国仕官,岂不美哉?在此之前也并非没有成例,先汉后汉交替之时那么多从敌对势力归顺光武的大臣们,不都活得好好的吗?
但顾雍不同。
顾雍已经六十六岁了,大半截身子都埋在土里的年纪。
家族传承固然重要,子孙前程也很重要,但顾雍心下所虑的还是自己仕官吴国这数十年积累的名望。这里是建业,是吴国的都城所在。若一朝开城,又如何对得起自己过去三十年的过往经历?
反复纠结之下,甚至显得有些瞻前顾后,顾雍出声令佐吏将城中如今主事之人唤来。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六名或年长或年轻的官员前后入内,各自行礼后坐于席上,等待闭目养神中的顾雍发言。
在孙权将中军几乎全部带走的情况下,建业内的主事之人以尚书台为主。阚泽、薛综、纪亮、屈晃四名尚书在前,丹阳太守兼都下督诸葛恪、骑都尉顾济同样在场。这六人就是如今建业城中真正掌权之人了。
诸葛恪去年春日被孙权拔擢为丹阳太守,说起来是重用,但诸葛恪父亲诸葛瑾以大将军、荆州牧之尊坐镇荆州,负半国之重,这等安排也不好说是重用还是监视。
顾济是顾雍的小儿子,以二千石骑都尉的官职负责建业宫的戍卫。
如今建业周边的兵力,石头城有兵四千,由孙氏的一名宗室偏将戍卫。剩下的六千兵中,诸葛恪掌兵四千、顾济掌兵二千。
等了许久,顾雍方才长叹一声,睁开了双眼,环视一周,从容说道:
“诸位,眼下是何等形势不必多说。魏国宗室将军曹子建在城外送来了濡须城告破、朱义封和胡伟则困守芜湖的消息。老夫长孙顾谭从吴县送信,称魏将毌丘仲恭已克吴县,以武力、官职迫使吴郡归降,吴郡各族正在帮助魏军征调民夫粮草围攻丹徒。”
“方才魏国又来了使者,给老夫送信劝降。”顾雍向堂外眺望着,又叹了一声:“老夫想问一问诸位,你们是想做张子布呢?还是周公瑾呢?”
作为吴国尚书令、曾经的吴国丞相、江东士族领军之人,顾雍的名声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孙权不在的时候,顾雍开口,未必比孙权本人的效力能差多少。
而堂中这六人的政治倾向,顾雍也早已摸清。
阚泽、薛综、纪亮、屈晃四人都是当时在尚书台中看着陆瑁被拖走的,早就心存不满。若孙权依旧安稳的当着皇帝,他们也不介意一辈子做个忠臣。可魏军已经过了江,吴国形势颓唐如此,谁又会真心为孙权死节?孙权刻薄寡恩的一面他们已经见识过了,都是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