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
而此时的洪泽,还没有林彻前世时那么宽广,所以还不叫‘洪泽湖’,是一个大概七十里长的长条形湖泊,也算是边境上的一个屏障。
这样一来,两者之间的陆地通道,就是东部由山东进入两淮最佳进攻方向了。
虽然蒙古人进攻的时候,很少走这边,但是防御还是不能忽视的,所以,李庭芝巡边之时,自然也把淮阴当成重点。
按着陆秀夫所说的行程,这时候李庭芝应该正在淮阴。
若是信使顺利见到了李大帅,想来他应该不会放弃吃掉一小股胆敢过境的孤军。
淮阴和盱眙恰好在洪泽两头,相隔一百里的样子,若是利用船只运兵,应该在今天傍晚前能够到达。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林彻的设想,也许其中会出现许多状况,甚至于可能信使没有见到李大帅,或者李大帅并不肯发兵。
战争,从来都是充满了不可控,许多时候,做出的抉择就像是在赌博。
林彻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拖住这群敌人,其他事情,就交给老天决定了。
休息了大半个时辰之后,一直拿着望远镜观察临淮营汉军动向的宁蓝大喊了一声,“敌军有动作!”
随着他这一声喊,大家立刻跑向自己的坐骑,准备上马。
“不对!他们掉头往回走了!”宁蓝接着又喊道。
在他的视线里,临淮千户营的骑兵开始策马小跑起来,速度不快,方向却是北边。
林彻也不慌,“那就按计划,对他们进行袭扰!”
很快,由宁蓝,许三和,姜才,华长庚,孙甲这五人组成的‘黄蜂小分队’,一人三骑的向北方先行追去。
另外,林彻等人往东稍微偏离了三四里后,也全速向北而去。
临淮营因为马力原因,走的并不快,这速度,一个时辰也就走二十来里,只能说是‘经济时速’。
这一百多里地,他们追来的时候,花了三个多时辰,现在回去,得要五个时辰。
然而,就这样的速度,林彻都还打算给他们拖拖后退。
宁蓝五人的速度就快多了,用了小半个时辰,就追击到了临淮营身后半里处。
五个人追三百人,还敢靠得这么近,简直是嚣张至极。
临淮营自然早就发现了这一情况了,那百户策马到千户长卢达身边,“千户,要不要分出人马将这几个狂妄之徒消灭?”
卢达脸色有些难看,踩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