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一百年前,文武矛盾大爆发,武臣们来了个大逆袭,把文官都踩在了脚底下,开始了武人治国的时代。
从这开始,这些豪族就没有以前风光了,金家不能在权力上有太大的作为,便开始将重心放在了金钱上。
与大宋的贸易,便是金家最大的经济支柱,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还会将大宋的商品转卖到倭国和蒙古。
而金光耀以前并没有来过大宋,这一次之所以派他前来,是因为他以前负责的是对蒙古的商路。
而忽必烈此时正在燕京巡幸,大量的蒙古贵族都跟随到了燕京,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而且明眼人都看出忽必烈有迁都燕京的打算,金家便有意建立一条新的贸易路线。
听到这里,林彻不由心中一动,或许,可以借用金家,对蒙古进行经济渗透,不过,这个需要细细谋划,便没有透露出来。
随后,林彻又打听了一下高丽和蒙古的关系。
高丽到现在都还是武臣掌权,在三十多年前,蒙古大举进攻高丽,兵锋直逼高丽首都开京,高丽被迫称臣。
但武人掌权与文官秉政不同,高丽并没有真正的屈服,在蒙古撤兵之后,高丽将首都迁移到了江华岛上,并杀死了蒙古人派驻的达鲁刺花。
于是第二年,蒙古再次入侵,连主帅都被射死,并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陆续发动了五次入侵,屠杀掳掠的大量高丽人口,目的就是为了消耗高丽的有生力量。
而高丽的武臣政权就是不真正屈服,虽然也没真正有效的抵抗过,却一直躲在江华岛上,等蒙古大军来了,就敦促民众逃到山里或海岛,也派出使臣向蒙古口说‘臣服’,就是不履行蒙古的出水就陆和国王入朝要求,一拖再拖。
直到六年前,武臣金仁俊发动政变,推翻之前掌权的崔家,同年高丽东北面并入蒙古,高丽才不得已作出部分屈服,在第二年,也就是开庆元年,由太子王倎代父王入朝。
恩,那也正好是林彻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年。
那年,正逢蒙古大汗蒙哥死去,兄弟争位,王倎选择了忽必烈一方,赢得了忽必烈的好感。忽必烈即位后开恩于高丽,撤走了在高丽的蒙古军队,结束了高丽蒙古战争。
王倎虽然在忽必烈的支持下,即位已经四年多了,但国家大权依然被掌握在金仁俊手里,依然守在江华岛上,秉持着抵抗蒙古,拖延不出的政策。
林彻大致了解了高丽的现状后,自然而然的想从中找出一些可供利用的地方。
想了想后,林彻决定等燕京之行以后,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