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破解方圆电脑,试图进行模仿了,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谁最先跳出来冒头。
不是专利门槛的限制使然。因为可以通过搞出来另外一个专有的硬件架构来规避侵权的问题,但恰恰如果这样做的话。就很难在软件方面达到百分之百兼容的目标。
方圆电脑平台上的日文汉卡,以及三大关键应用软件:电子表格cgrid、文字处理软件wordeasy、数据库ebase功能强大自不必说,为了增强效率和防止盗版,还将部分核心代码放在了只读存储器里,软件硬件配合得可谓一环套一环,这让很多做逆向工程的公司半途而废了。
大家想要山寨,无非是看中了个人电脑这块大蛋糕,想要分一杯羹,可如果研制出来的产品还比不过原品,或者各方面都接近了但花费时间太多,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是日本人不够聪明,而是他们在经过通盘权衡之后,发现老老实实地拿到授权才是最划算的方式,就是不知道方圆电脑的老板怎么想的,是否愿意分享出一些利益来。
当听明白了这些家伙话里话外的意思后,唐焕差点笑出声来,这是打算一起帮着我推行统一的行业标准么?
实际上,唐焕已经开始考虑授权宝岛的宏碁公司生产一代方圆电脑的兼容机了,以便进一步扩大这个硬件平台的市场占有率,没想到这些日本公司竟然也贴上来了,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和硬件相比,软件的利润空间无疑更大,要是把已经沦为低档产品的一代方圆电脑,授权第三方生产兼容机,虽然会侵吞原有的硬件销售额,但会得到更多的软件利润。
而且,这些日本厂商里,nec本身就有能力单独推出个人电脑,只不过目前缺少三大商业软件的支持罢了。
原本时空里,ibm通过公开ibm-pc标准,把其它种类的个人电脑淘汰得只剩下苦苦挣扎的苹果电脑,进而让个人电脑和ibm-pc成了同义词,可谓手段狠辣至极。
至于ibm-pc被自己的兼容机打败,并非公开标准是错误的,而是因为本来独立运营的个人电脑部门,又被ibm贪心不足地纳入进自己的传统管理体制中,将销售大型机的思想延续到了个人电脑上,这才自毁根基。
早就心中有数的唐焕沉吟了一下,开口给了一个含糊的答复,“多一些合作伙伴自然是好的,但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考虑。”
听到这个答复,各个公司的代表不由得喜出望外,他们自然没有唐焕推行标准的眼界,只是直觉地认为将原本稳赚不赔的利益分享出来,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