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让现场的演员,重新再来一遍,刚才,光线的感觉,有点不对。
“又开始了……”
现场工作人员如梦初醒,听到这句话,都在心中哀嚎了一声。
【光线的感觉,不对】,只要听到这句话,他们就知道,路知远这个导演,老毛病发作了。
不过,路知远每次喊重来,都会给他们一个合适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往往让他们头皮发痒,感觉自己要长出脑子来了。
他们是来干活的。
结果,好像进了什么大学教室一样。
路知远这个导演,化身成为学识渊博的教授,帮他们开启艺术之旅。
不对。
我们读过大学啊。
大学课堂上,好像不讲这些东西。
“好,这个灯光,色调差不多了,重新来一遍。”
“各部门准备,演员请就位。”
“开始!”
路知远的工作风格,剧组工作人员,一开始有些不习惯,觉得这个人就是个事逼。
但配合久了之后,他们逐渐发现,路知远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并不高,反而对于光线的要求,以及画面的结构,非常苛刻。
这就让他们无话可说。
因为,路知远找的并不是其他人的问题,而是在跟自己较劲。
……
“李老师,你觉得阿远,像不像王家卫?我听说,王家卫对于视觉效果,有着偏执狂式的严格要求。”
剧组在里面开工,刘师师和李健义老师,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戏份,他们感觉,自己演的很是轻松。
但是,等电影上映之后,效果一定很好。
没有其他原因,单纯是对于路知远这个导演有信心。
刘师师更是对未来充满幻想,觉得自己就像是20岁的张曼玉,年华正好,恰恰又遇到了才华横溢的王家卫。
《花样年华》里面的张曼玉,被拍的有多美?
她一直心生向往。
她期待着有一天,路知远也能将她在镜头里面,拍的那样美。
李健义老师,听了刘师师的遐想,不由笑了起来:“师师,你这么说,说明你对王家卫一点也不了解。”
“这位大导演,很会折腾演员的。”
“我听人说,他常常搞什么【去剧本化】,来消解演员的预设。”
“张曼玉,拍摄《花样年华》时,曾连续穿同一件旗袍,拍摄27条不同情绪镜头,直到彻底剥离程式化表演。
“梁朝伟在《阿飞正传》片尾3分钟,梳头吃梨的独角戏,ng二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