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金陵便被隔离起来,成为一座孤岛。
此时,在燕京内阁,几位年逾花甲的老者聚集在一起,桌上摆着一封从金陵传来的加急密函。
一名身穿中山装的老者,国字脸,不怒自威,此时,他手里夹着一支特供香烟,任由烟灰掉落在地上,也毫不自知。
良久,老者不满地吐出一句话:“这小子太不像话了,都不等我们回话便直接行动,这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几个老家伙?”
另外一名带着老花镜,面容慈祥,笑了笑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性格,他决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左右,这封密函根本不是来请示的,而是通知我们帮他擦屁股!”
“哈哈……这才是他的行事作风嘛!要是什么事都征求我们的意见,他就不是楚惊蛰了!”
事实上,楚惊蛰一直以来都是我行我素,经常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不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方案行事。
为此,内阁里声讨他的人不在少数,可每一次他都用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
每一次都用捷报封住了这些极力声讨他的人的嘴巴。
记得四年前的三九寒天,雁门关告急,楚惊蛰作为阵前统帅受命出战迎敌。
原本,内阁的作战计划是,直接将敌军拒之雁门关外,这是最妥当,也是最保险的打法。
而且,这份作战计划是由北境、西域和东海三方共同制定的,其中,几位退居二线的老将都参与其中。
可以说,这份作战计划非常具有权威性。
然,楚惊蛰却临时更改作战计划,直接放任敌军入关。
这让内阁以及另外三方将领勃然大怒,要知道,雁门关本就是一处天然屏障,入关运用得当,就算地方兵力远超己方,也很难攻破。
可,楚惊蛰竟然眼睁睁看着敌军入关,而他则按兵不动,更不加阻截。
要知道,敌军一旦入关,就能长驱直入,再想将他们赶出去,难上加难。
一时间,各方声讨连天,可谓是口诛笔伐。
“简直是愚蠢,竟然连这么好的天然屏障都不懂得运用,真不知道他是如何统兵的!”
“我就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带兵打仗,还是回去玩泥巴吧!”
“这下,敌军已经越过雁门关,他楚惊蛰注定会成为龙国的千古罪人,永世被钉在耻辱桩上!”
乳臭未乾。
愚蠢之极。
狂妄自大。
千古罪人!
各种申讨,谩骂声铺天盖地而来。
可面对这些,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