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最终诊断 > 758.嫌疑

758.嫌疑(3 / 5)

全民“戴口罩“能有效减少疾病传播。一项meta分析显示,仅戴口罩这个行为就能减少85%的感染风险[2]。而一项来自190个国家的全球研究表明,多种公卫措施的联合应用相较仅应用单一的公卫措施,能够增加11%-60%的疾病控制率[3]。

早前有一篇发表于《柳叶刀》(thencet)的文章曾经预测,如果我国不及时阻断病毒传播,不及时封城管理,2020年4月疫情患病人数很可能将达到1天3万例的顶峰,远高于实际发生于2月2日的1天1967例。可以说,武汉封城后的公共卫生措施成功地减少了近93%的高峰期日发病人数,提前两个月遏制了疫情的大流行,为全球的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4]。

唐金陵教授感慨:“未来,当人类再面临这样的烈性高传染病的时候,一定要相信,即使没有疫苗,即使没有特效药,只要我们用公共卫生措施,再加上一些现代技术,我们能够很快地局部消灭这个疾病。我觉得这是对人类最大的启示。”

那么,如何做好传统的卫生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我们常说,健康教育是最好的‘疫苗’。我们要让老百姓能够认识到这些传统的措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李立明教授说道。

但是,未必所有国家都能严格遵守和执行这些公卫常识,做好健康教育: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美国的疾控体系以及科研的能力明显高于我们国家,但是这次他们的疫情防控并不成功,现在已经出现了8000多万的确诊病例,70多万的死亡病例。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坚持贯彻传统的公共卫生措施,例如戴口罩,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还有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坚持群体免疫,一味强调疫苗接种。但是疫苗接种只能保护易感人群,既不能早期识别发现传染源,也无法切断传播途径。”

如今,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的出现,全球疫情防控已经进入第二个重要阶段。但是遗憾的是,这次的新冠疫苗绝非防控疫情的“救命稻草”。

对此,李立明教授有着理智的判断:从科学的角度说,我们能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已经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新冠病原是一个rna病毒,是单链的、非常不稳定的病原体。不少rna病毒,像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都还没有疫苗。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不是绝对的100%,但是它能积极地保护易感人群,降低发病的危险度,减少死亡几率。而且疫苗接种了以后,不仅会发生体液免疫,还会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