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组织(who)正致力让低收入国家以每疗程10美元的价格,获得治疗。
9月30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官网“自曝家丑”,通报该院30名医生存在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并作出相应惩戒。
“医学界”梳理发现,涉事医生多为副主任医师,涉及心内科、肿瘤科、肛肠外科等多个科室。其中21位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撤稿的基础上取消三年职称晋升资格,取消5年内申报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与研究生导师申报与聘任资格;另有9位共同作者在院内通报批评。
10月21日下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召开全员科研诚信教育专题大会,副院长班博称:“对本单位、本人署名的科技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并重点对2016年1月1日以来投稿、发表的科技文献逐篇对照检查。”
据悉,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并不是当地第一家开展自查自纠自曝的医院。
今年9月7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主动通报了8位医生存在篡改数据、编造研究过程、不当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并公布了相关惩戒结果:四人均被取消五年内科研项目申报资格和缓晋(聘)1年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10月28日,该院连发两则通知,主动通报了14名医生在发表论文方面存在的数据篡改、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问题,并作出相应处罚。
自查通报发出后不久,国家卫健委网站转发了上述两则“学术不端、论文造假”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连续发布八则与科研诚信相关的通知,重申要加强医学科研诚信建设。
日连发8则相关通知
其中,由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和《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两份旧文件被重新发布,要求各单位建立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机制,开展自查。
这与医疗领域中学术不端问题频发有关。今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已通报多起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引发社会热议,如:
6月8日,国家卫健委科技教育司公布7起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提及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等全国8家公立三级医院,17名医生。
9月2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12起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所涉论文主要涉及论文买卖行为、伪造和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等学术不端行为等,共处理51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此前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