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除hcvrna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肤和黏膜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与hcv感染者**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三、丙型肝炎的自然史暴露于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rna。但在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
感染hcv后,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0%~85%。感染后20年,儿童和年轻女性肝硬化发生率为2%~4%;中年因输血感染者为20%~30%;一般人群为10%~15%。40岁以下人群及女性感染hcv后自发清除病毒率较高;感染hcv时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及合并感染hiv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促进疾病的进展。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嗜酒(50g/d以上)、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肝脏高铁载量、合并血吸虫感染、肝毒性药物和环境污染所致的有毒物质等也可促进疾病进展。
hcv相关的hcc发生率在感染30年后为1%~3%,主要见于肝硬化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一旦发展成为肝硬化,hcc的年发生率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