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便杀声震天,而城中的李恪昭等人亦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事务。
到了十二月中旬,正当卫朔望整军准备挥师奔袭积玉镇之际,有特使快马加急自缙国王都遂锦赶到屏城,向李恪昭传了急讯——
“太子字谕:君上抱恙,诸公子速回遂锦侍疾!”
如今攻打积玉镇已箭在弦上,大军出征势在必行。
可君王抱恙,无论病情轻重缓急,谕令既出,众公子皆需赶回王都侍疾,这是一向以来的惯例。若独独李恪昭缺席,哪怕最终打下积玉镇,他也必将面临无数的口诛笔伐。
眼下他羽翼未丰,若有半步行差踏错,从前所做的一切就将付诸东流。
李恪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抉择中,更煎熬的是,他必须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做出决定。
他独自坐在议事厅内,指尖摩挲着佩玉,神情怔忪地望着桌上摊开的竹简。
闻讯而来的岁行云轻手轻脚走到他身边,沉默地跻坐在他身侧。
他的目光仍在那竹简上,只是悄无声息地伸手将岁行云的指尖收入掌心。
“你回遂锦吧,有我压阵就足够的。”岁行云低声开口。
不到万不得已,督军并无权调兵遣将,说来只是个摆设。可很多时候又必不可少。
尤其眼下他们这支一万六千人的大军几乎都是宜阳兵,若临阵没了督军,必定会影响军心士气。
“此次督军之责,本为你我二人共担。”李恪昭微微绷紧了脸。
岁行云笑着挠了挠他的掌心:“世人都说夫妻本为一体,我去便是你也去了,对吧?”
君上有疾,李恪昭身为公子回王都侍疾,这件事是任谁也无法为他代劳的。
但督军积玉镇之战,在公,岁行云本就是缙王钦点的督军之一;在私,她是缙六公子妻,非常之时代行其责也是顺理成章。
李恪昭缓缓闭上眼,掌心收得更紧。
见他仍有迟疑,岁行云接着宽慰道:“八月里进宫赴宴那回见君上还好好的,或许只是入冬后轻微抱恙而已,人上了年岁不经寒嘛。说不得你还没到遂锦,他就康复了呢?到时你再赶到积玉镇与我们会合也不迟的,打积玉镇又不是三五日就能拿下。”
李恪昭当然清楚积玉镇不是三五日就能打下的。可是……
“岁行云,你给我记牢,督军之责并非冲锋陷阵。”他的嗓音有些哑。
自主政屏城以来,他的嗓子就没怎么好过,私底下能不开口就不开口的。
他劳心熬神有多辛苦,岁行云比谁都清楚。
她心疼地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