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引路伙计,其中一位瞥见李恪昭腰间的元宝形青玉坠,立刻笑迎上来。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里面请。”
今日天气晴好,院中一排排架子上晾晒着各色布料,有三五衣香鬓影穿行其中,款步徐行,柔声喁喁,显是在挑选布料的客人了。
引路伙计目不斜视,径直将李恪昭与岁行云领入最里进的内院主屋。
一关上门,那引路伙计立刻双膝落地:“请六公子安好,六公子万年。”
“不必虚礼,”李恪昭挥手示意他起身,“无咎未归?”
原来布庄的主事者是那位神秘的“无咎”?
默默站在李恪昭身后的岁行云了然眨眼,又有些遗憾。
她想,或许要等到明年秋逃离蔡国并肩作战时,才有机会见面了吧。
“回公子话,春日里苴夫人在水路上的事,惹出了点麻烦。”伙计站起,躬身垂首,低声答道。
“那回动静不小,惊动了巡城卫。许是巡城卫禀了卓啸,他察觉那段水道能避开官道哨卡,之后便派了近十艘船只每日在河中巡防。无咎猜测,卓啸这是预备将来运兵之用。”
“如此一来,咱们只能放弃那条水路,改绕邺城。可邺城水路上原有一股漕帮势力。无咎说,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咱们今后要长借别家道,总需将人情功夫做在前,便亲自带人与邺城漕帮的首领混交情去了。”
李恪昭颔首:“‘货’呢?”
伙计指了指脚下:“都备好了。照无咎走前的安排,这批‘货’下船后本当直接入城交到公子府上。奈何近来仪梁四门盘查极严,这才斗胆劳烦公子亲自走一趟。”
虽无咎本人不在,伙计们行事却照旧有章有法。
“咱们昨夜已试过,三十五支随身弩,至少需分别混在两车布料中才真能藏严实,”那引路伙计笑道,“正好入夏,公子府中那么多人也该裁些新的夏衫,便就两事归做一处办吧。大伙儿都恐咱们任意挑的布料不得公子欢心,公子且费神看看喜欢哪些,咱们再装车。”
李恪昭并未多说什么扫他好意的话,只是兴致缺缺地回眸瞥了岁行云一眼:“你挑。”
他并非爱闲逛大街的那种人,哪里耐烦去挑选足能装满两大车的布料?
但若两大车布料都明显是随意胡乱堆的,城门哨卡的卫兵多半要起疑,只能耐着性子慢慢挑了。
事实上,岁行云虽是个小姑娘,却也并不热衷闲逛。
真真要认真挑足能装够两车的布料,这过于消磨耐心,很易让她暴躁的。
好在李恪昭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