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香味,此刻,宝钗已然明悟过来,太子妃早产的事也大略猜了出来。
此事宝钗还真的是逃不开罪责,若赵昕真要治罪,不光是她自己,怕是薛家都难逃罪责。
正当此时,赵昕斥责道:“进入东宫的物品皆有专人查验,你平日里素来谨慎,怎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
宝钗闻言亦不反驳,赵昕既然将侍女统统支开,定然不会将此事宣扬出去,此番斥责也只是小惩大戒。
“妾身知错了。”宝钗低着身子认错道。
见宝钗没有反驳,赵昕还是感到欣慰,若是宝钗反驳,说不得赵昕还会严厉处罚哩。
“明日,你随本宫去太子妃面前认错,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太子妃,如何责罚,由太子妃定夺。”
赵昕认为,此事不宜藏着掖着,事情如何,元春有权知晓,如何处置,也应由元春作主,毕竟元春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若将此事隐瞒,终是个祸患,不如坦诚相告,赵昕明白,此事遮掩不住的,若等元春自己查了出来,难免不由多想,到时元春与宝钗定然心生嫌隙。
虽说元春贤良淑德,但赵昕亦是知晓,元春也不是个善茬,若是不然,怎能在皇宫里安然度过数年光景,这女人狠起来,怕是连赵昕都吃不消。
毕竟后宅皆有元春管理,元春若对宝钗下手,防不胜防,到那时,赵昕不可能无动于衷,必然要护住宝钗,元春与赵昕的冲突便显现出来,于赵昕百害而无一利。
这女人,越多便越要谨慎处理,人数越多,思想越杂,这时候,后宅之主的重要性便突显起来,下面的人如何闹,上面有大佛压着,翻不出手掌心。
当然,若是个善妒的主母,比如贾宝玉正在相谈的那个小女孩,娶她进门后,怕是贾宝玉没那么舒畅的混在花丛之中了。
这也就是所谓的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妻子首重德行,至于其他,便随自己的心意选择便是,岂不快哉。
宝钗见赵昕已然决定,只能应承道:“妾身晓得了。
赵昕轻轻颌首,见宝钗神情担忧,便开解道:“你也不必忧心,此事并非你本意,本宫亦是明晓,你姐姐的性子你又不是不晓得,惩戒一番便也就罢了。”
宝钗自是知道元春的性子,可此事定然会在元春心底里留疙瘩,怕是以后没这般亲昵了,这才是宝钗担忧之事。
赵昕也是知道,换位想想,任何一个人知道是自己信任的人险些害了自己,怕也是难以接受,即便她是无意。
这种事只能由时间来抚平,这是没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