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没瞧见,毕竟黛玉脸皮薄,想必待以后成了女人便不会如此了。
赵昕瞧着怀中瘫软的黛玉,亦不多言,道:“你们自个食吧,本宫已然食过了。”
元春等人自是知道赵昕参加了宫宴,肯定食过,不过赵昕是主君,开席之言合该由主君作主,这是规矩。
按照规矩,元春应当是要参加后宫宫宴的,可元春有着身子,崇明帝特批,不用参加宫宴,于是元春便老实地待着。
而宝钗与黛玉原是王府侧妃,现在是太子良娣了,可是还没资格入这种盛大的宴会之中,这便是正妻之位的贵重之处。
说到这里,顺带解释解释太子女人的品级。
(自己借鉴设定,勿喷。)
首先,皇太子虽是储君,但未曾登基,所以不能叫后宫。
其次,太子妃只有一个,剩下的侧室不能称妃。
太子妃只单指太子的正妻,乃是未来的皇后,地位崇高,甚至可以说只在皇后之下,在宫中地位高于皇帝其他妃嫔。
不过太子妃没有后宫治理权,东宫也在皇后治理范围。
太子妃由皇帝亲选,从出身,品行等出发点考量后决定,太子本人几乎没有自主选择权,不过赵昕是半路出家,立太子之前便已有了正妻。
况且,贾元春原本就是崇明帝赐给赵昕的,问题不大。
除太子妃外,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其余为妾,太子之妾可设: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训十六人、奉仪二十四人。
现如今,东宫内也仅有太子妃一人,良娣二人,共计三人,至于赵昕其他女人,他还没做安排。
虽说赵昕在朝堂不受关注,可凭崇明帝的态度,不由让人多想,所以有不少人盯上了剩下的位置。
至于以后自家女儿会有如何下场,他们可不会在意,女人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讲,不过是生育的工具罢了,能达到政治利益便是好买卖。
话题扯远,又回到现实,听到赵昕开席的吩咐,元春等人也自觉地坐上桌,一旁伺候的抱琴便帮着元春布菜,莺儿亦是如此。
这布菜规矩,在王府里,赵昕是无所谓的,可既然来了皇宫,该守的规矩亦是得守。
赵昕颇为无趣,瞧了瞧还窝在赵昕怀里,闷头不语的黛玉,赵昕轻拍黛玉小臀,打趣道:“玉儿怎得?赖在爷身上了?”
黛玉此时抬眼瞧了瞧,内心不由啐了啐,没好气地回道:“妾身不饿。”
赵昕闻言眉头一挑,宝钗则是打趣道:“玉儿此时哪有胃口,怕是心里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