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震怒甚,俊卿待命浙江亭,两日不报。允文请对,极论体貌之道,叠拜榻前,遂命判福州。
诏以范成大为祈请使,为陵寝故。金不从,且谍报欲以三十万骑奉迁陵寝来归,中外汹汹,荆、襄将帅皆请增戍。允文谓:“金方惩亮,决不轻动,不过以虚声撼我耳。”遂奏止之。朝论纷然,允文屹不动,敌卒无他。
自庄文太子毙,储位未定。允文上疏,且屡恳陈。七年正月,上两宫尊号,议始定,下诏皇第三子恭王惇立为皇太子,皇子恺以雄武、保宁军节度使判宁国府。皇太子寻尹临安。侍卫马军司牧地旧在临安,允文谓地狭不利刍牧,请令就牧镇江,缓急用骑过江便。三军有怨语,其后言者以此为言。
胡铨以台评去,允文奏留之经筵。铨荐朱熹,上问允文识熹否?允文谓熹不在程颐下,遂召熹,熹不至。检鼓院以六条抑上书人,允文力言不可,从之。
会庆节,金使乌林答天锡入见,金主婿也,骄倨甚,固请上降榻问金主起居,上不许,天锡跪不起,侍臣错愕失措。允文请大驾还禁中,且谕之曰:“大驾既兴,难再御殿,使人来且随班上寿。”金使惭而退。
上以仆射名不正,改为左、右丞相。八年二月,授允文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梁克家为右丞相。允文尝举克家自代,上不许。是月,以病乞解机政,又荐克家靖重有宰相器,至是始同相,手诏付允文曰:“朕方欲武臣为枢密,曹勋如何?”允文谓勋人品卑凡,不可用。既而以张说签书枢密院事,右正言王希吕与台官交劾之。上怒希吕甚,手诏“与远恶监当。”允文缴回,上益怒。梁克家曰:“希吕论张说,台纲也,左相救希吕,国体也。”上怒稍解,卒薄希吕之罚。
四月,御史萧之敏劾允文,允文上章待罪。上过德寿宫,太上曰:“采石之功,之敏在何许?毋听其去。”上为出之敏,且书扇制诗以留之。允文言之敏端方,请召归以辟言路。上谓其言宽厚,命曾怀书之《时政记》。
上命选谏官,允文以李彦颍、林光朝、王质对,三人皆鲠亮,又以文学推重于时,故荐之,久不报。曾觌荐一人,赐第,擢谏议大夫。允文、克家争之,不从。允文力求去,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进封雍国公。陛辞,上谕以进取之方,期以某日会河南。允文言:“异时戒内外不相应。”上曰:“若西师出而朕迟回,即朕负卿;若朕已动而卿迟回,即卿负朕。”上御正衙,酌酒赋诗以遣之,且赐家庙祭器。
九年至蜀。大军月给米一石五斗,不足赡其家,允文捐宣司钱三十万易米,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