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在衣裳上,很快就上手了。
特别争气。
过去,莫厂长总以为将孩子关在家里,才能让他免受伤害,可没想到,原来为人父母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更应该学习的,是放手。
经过这件事,他突然明白,沈瑜青与孟金玉时常提起的“制度改革”,是怎么一回事。
他上了年纪,行事过于保守,只有放开让年轻人去创新,才能让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好。
一个月后,沈瑜青被升为成衣部门主任,而孟金玉,成了成衣部门副主任兼成衣组组长。
在她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整个成衣组的氛围被调动起来,大家每天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让春雨服装厂的效益越来越高。
之前孟金玉从来没想过,在八十年代初的今天,自己的月薪,竟能高达六十五元。
从几年前为红星服装厂制作衣服时第一个月赚到的一张大团结,到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她仿佛走了很长很长的一段路。
但孟金玉并不打算停下脚步。
这两年,大批知青陆续回城,但只要是超过三十八岁的年纪,就不符合大部分工厂的招工要求,国家鼓励年轻人搞个体经营,因此现在江城的个体户越来越多了。
孟金玉还是想干回服装的老本行,她琢磨着,在年后,就要向单位提出辞职。
只不过,如今一个月六十五元的薪水,实在是不低,辞职之后,一切要从头开始,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但是,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孟金玉做好准备,决定等到八三年初就辞职展开新的生活时,姜成带来了一个消息。
他要报名参军。
如今征兵入伍的年龄要求限制在十八至三十岁,姜成刚过完十七岁的生日,就迫不及待地递上申请。
“这年龄限制,应该过不了关吧?”孟金玉诧异道。
姜成摇摇头:“这些年,我和小天哥保持着书信往来。小天哥比我大两岁,但是他在去年就已经参军了。听他说,根据部队建设需要以及本人自愿,征兵的年龄条件可以放宽在十七岁!”
“你真的想去参军吗?”孟金玉问。
姜成的眼中燃着希冀,他点点头:“从十三岁那年,我就想好了,我要去当兵,保家卫国!”
“不怕苦、不怕累?”她又问。
“不怕。”姜成认真道,“一人参军,全家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