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了,而她又不想跟唐括见面,这才出此下策。
赵蛮是依照葫芦画瓢,按照条款的内容跟唐括商定,唐括是有心卖赵蛮一个好,方便日后行事,倒是谈的很是顺畅。
……
收割还得几天,还得就着这几天的太阳先晒干,装箱,这就需要好几天,而且唐括还得就近调来药材,都不是三两天能够弄完的。
唐括便在房陵城留下来了,倒是往赵蛮面前跑得很勤快,要不是交易还没有完成,目的还没有达到,赵蛮早就冲他下手了。
每天看着唐括在面前晃悠,还听他说一些大宋对自己不公正,听他为自己抱屈,听他讲他们女真部落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华夏本一家,大家不应该分你我和国别,不管是辽、夏、宋还是女真,大理大家都是大中华国之类的话,赵蛮就心里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分分钟将他拍死在这里,面上却毫无表露。
赵蛮几次跟余淼淼抱怨,这个唐括真的是淼淼一个地方来的?
余淼淼自然是能够理解唐括,只是时代不一样,一个妄图侵占大宋领土的外族,一个占据幽云十六州的辽人,赵蛮如何会将他看做一家?
就连云南,在唐宋时期也不能算王朝的领地,盛唐时候也只是接受唐王朝的封号,属于附庸小国。
跟赵蛮讲这些,就是鸡同鸭讲,他更多的是想将这些领土占为己有。
唐括分走了赵蛮的不少注意力,余淼淼也能松一口气。距离生产还有十多天,她开始按部就班的准备东西,免得赵蛮在一边添乱。
到了冬月初三,终于双方交货了,看着马车将稻谷一车一车的拉走,药材也都入了库,赵蛮总算是脸上好看了些。
第二日,粮食已经顺利的出城,唐括自有运送粮食的渠道,赵蛮派人暗中跟上,随后唐括轻装离开房陵城。
赵蛮要亲自带人去将他诛杀,他相信唐括不可能没有准备就深入大宋腹地来。他最大的仰仗就是炸药,身上肯定是带了的。
赵蛮选定的伏击地点在襄州,唐括要回去,往北走就得路过襄州。而且襄州人烟稠密,算是中部大城,距离汴京也不算远,若是在襄州闹出大动静来,见识了女真火药的威力,大宋自然会有所防备。
不在房陵境内,也免得又无辜牵连自己。
可淼淼快要生产了,蓝老爷子还没有回来,赵蛮又不放心离开。
另一方面,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逮到唐括,赵蛮也不得不承认,对大宋来说,女真换一个领袖,也比唐括继续在外兴风作浪的好,至少唐括的见底比那些久居东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