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再也没能起来。
也许是因为过度的劳累,也许是因为寒冷和饥饿,也许是因为不小心滑倒摔伤,总而言之,他们最终只能长眠在这崇山峻岭之间。
面对这种情况,周围的人也只是匆匆瞥了一眼,便又继续麻木地向前行走着,仿佛这一切都已经习以为常。
他们的内心早已被生活的苦难磨得失去了感知痛苦的能力,仿若活死人一般!
在明朝这个时候,从潼关进入四川主要有以下几条路线可供选择。
第一条路线,从潼关出发,先抵达西安,接着继续西行至宝鸡,随后经过大散关,再进入汉中,最后通过金牛道或米仓道进入四川。
这是最传统的秦蜀通道,这条路线历史悠久,商旅往来频繁,沿途设有许多驿站和关卡。
第二条路线,从潼关出发,沿着武关道前往商洛。
到达商洛后,继续前行至南阳,再抵达襄阳,然后沿着汉水至荆州,接着溯长江经三峡最终到达重庆,再进入四川。
此路线绕行东南,避开了秦岭的崇山峻岭,适合水路运输或军事迂回。
第三条路线,从潼关出发,前往陇县,接着到达天水,再沿着祁山道前行至武都,最后通过阴平道进入四川。
此路绕行较远,多为军事用途,民间商旅较少选择此路,因为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的危险。
最后一条路线,则是从潼关出发,抵达西安后,进入子午谷,然后再由此处入川!
不过子午谷虽为捷径,但极其险峻,谷中道路狭窄,两侧悬崖峭壁,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并不适合军队通行。
按常理来说,既然要从潼关前往四川,李自成必然会从这四条路线中选择其一。
然而李自成却并未如此行事。
因为他深知这四条路线既然自己能够知晓,那么朝廷肯定也早已知道。
倘若按照常规路线行军,无疑会陷入朝廷军队的围追堵截之中,陷入被动局面。
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一条新的线路。
那就是从潼关经商洛,再由商洛进入汉中,然后在汉中休整一段时间,养精蓄锐之后再进入四川。
在李自成看来,这应该算是比较完美的计划了。
然而他到底还是低估了穿越秦岭的危险程度,更何况此时正值冬天!
秦岭山上一旦下雪之后,便不会再轻易化开,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多。
有的地方积雪厚达一两米深,洁白的雪覆盖了原本崎岖的山路,也掩盖了许多潜在的危险。